公告

人耕食歡迎你投稿:人耕食網站為一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注意事項請上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66670864

目前分類:自由言論廣場 (1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施子文

 

個人主張群眾運動須盡量培力群眾之發聲主體與行動主體,讓群眾相互教育,在集體行動中政治化,長成公共人。

 

煽動,僅僅是不斷升高群眾敵對被抗爭者之情緒,代價卻是抑制了群眾腦部高質量運作,也排除了現場可能進行之開放性群眾大民主實踐。煽動,是一次隱性之政治心靈專制!

 

或者,好於煽動者/煽動主義者可能如是反駁,不煽動,還能凝聚群眾抗爭之集體意志嗎?在抗爭現場不煽動,怎能激勵群眾行動能量?是嗎?冷靜理性之民主討論, 就不能凝聚群眾抗爭之集體意志?恰恰是認識愈深刻,愈透澈,愈民主而致共識,集體意志愈團結,愈堅定!在抗爭現場,恰恰愈是理性,愈是持久,愈是開放,愈 是民主,愈能吸引更多公民不斷聚攏,誰說抗爭不能營造成最開放性之公共論壇,讓參與者在其中傾聽、思考、表達、交流、分享、溝通、爭論、共發行動創意、共思治理之道?誰說抗爭過程不能就是公共人課堂?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袁飛牛


     進行動物實驗往往會引起很大的爭議。尤其在藥品實驗,現階段的制度規範裡,新藥品往往需要以動物實驗為基礎,才進行人體實驗。

    

    動物實驗殘害動物的生命權,動保人士亦是以保障動物生命權為訴求,要求尋找替代性的實驗方案。但勢必面臨支持動物者實驗之者的反撲:  「犧牲少部分動物,卻能獲得大部分人類的幸福,動物實驗是必要之惡。」

    

    支持動物實驗者有一個前提預設是:動物實驗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如新藥品若能上市,就能治療某種新興疾病。但是,這是真的嗎?

    

    以過動症為例,過動症與學校體制發展息息相關。何以故?因為學校體制有一基本教條:做為學生,就得專注、安靜、乖乖坐在教室裡面,聽老師上課。即使大部分學生都臣服於這種規訓機制,但依然有少部分學生無法符合這個基本教條,教師出盡力氣也無法改變。怎麼辦呢?最後只能寄託藥物、寄託於醫生、寄託於龐大的醫療體制。

 

在原始社會裡,因為無時無刻需要與自然搏鬥,沒有學校體制、也不會有要求兒童能夠好好坐在教室,更沒有醫療體制、也不會有過動症的問題。反之,在原始社會裡,驍勇善戰是被鼓勵的人格特質(這些特質在現今不也是另類的過動?),但驍勇善戰的人格特質在升學主義裡頭,卻被視為挑戰師生關係。若莫那魯道在今天,可能也會被視為過動兒童。何其諷刺?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施子文

台灣目前代議體制之議會質詢體制,是浪費巨大公帑與公共成本之無效監督體制,其滿足了立委們或議員們虛榮性(自我感覺良好)權力之逞恣,但公務員們與首長們 為備詢而虛耗心力、物力及時間。質詢攻防,從來不能理性而實質審議政策及改變政策,其監督效果僅僅對政策既定航向之極微糾校,以致於直可言,毫無意義!實 質審議政策及改變政策,須採公聽會、協調會,及立法修法之即時透明化協商。立委們與議員們喜歡質詢,因為,那是顯性化(媒體最容易捕捉其主觀所需/所追逐 /所建構之新聞價值)之權力行使與政治表演,而政治表演=政治表現=政績。

個人主張:

一.廢除國是論壇,當下每年中央政府首長須虛耗至少九天半,恭聆立委諸公們的演說比賽。

二.廢除一切質詢,或至少減半。

如此,即能騰出更多時間以用於審議法案及預算,提高議事品質及立修法效率。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袁紅兵

 

陳為廷在立法院備詢台時,譴責教育部長「我認為你是一個偽善的部長,我認為你是一個滿口謊言的部長,我認為你是一個不知悔改的部長」,引起社會輿論嘩然,部分輿論認為陳為廷「沒禮貌」、不尊重,抑或造成反媒體壟斷運動失焦,有些人認為陳為廷不該進去。但上述言論都無法理解陳為廷為何會去立法院備詢、以及公開譴責蔣偉寧。

 

對於陳為廷之道德質疑或批評,不值一議,係在表層打轉,關鍵在於英雄主義之代代相傳。學運不是政治社會真空下成長發展,而是在前代學運、社運、街頭抗爭、選舉造勢及政客表演之歷史與環境下成長發展,除非有高度自覺之批判性反省,或者,模仿是必然。

 

拿著麥克風,高亢演講,煽動群眾情緒,喊口號,與警方激烈衝突,或設計各式動作以爭取媒體拍攝及增版面篇幅,大家習而不察,不以為非,不論在最前頭之演講者,或是到場之群眾,各安其位,各演其角奉行潛規則。本質上,此係反民主(民主應該是最大開放性之多層次多維度之理性溝通與爭論,使參與者公共理性、公共思維、公共智能得到培力及自主發展)之表演,不需劇本及導演而能自然奉行潛規則之表演。所以,陳為廷之問題不在於模仿立委,而是不由自主地進入表演位置,遂行表演邏輯,而且是不甚高明之表演。陳為廷也可發表一場論述性與感性兼具之精彩演說,而博得媒體與全社會之一致好評。但在敢飆罵部長就是英雄與符合期待之表演的學運/社運氛圍驅引下,陳為廷表演失策了。

 

職是,若不冷靜深沈地反省驅引陳為廷飆罵表演之氛圍及其由來之歷史,而將道德炮火集中於陳為廷,或定位為「運動策略」失當,不過是再一次失焦。

 

抗爭,一定要煽動嗎?一定要激烈衝突嗎?抗爭之目的究竟為何?我們應重新認真思考。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關亦然

 

新聞摘要:

「『誠實小店』請自行投錢。」前玉井鄉長王石龍在虎頭山余清芳紀念碑停車場,設置「誠實小店」賣農特產品,一包紅豆、綠豆及龍眼干都賣100元,請遊客自行投錢,王石龍說,已賣出近200包,至今無人不付錢。

王石龍說,最初的想法是不用雇人看攤位,如果有人經濟困難拿去吃不放錢也沒關係,但從沒有發生過,連箱子裡的錢都沒有少過,「這在台灣才能做得到吧」。

【資料來源:「誠實小店」沒雇人 遊客自行投錢,2012/11/25 聯合報】

 

  「誠實」在現今社會裡面是個最高標準的道德觀。所以我們在說某某人「很誠實」時,是對人由衷的稱讚。法律亦是站在「人不誠實」的立場所建立,否則民法何以要訂定那麼多規範人與人的關係?消費者保護法又為何要訂定那麼多法規保障消費者權益?均是基於「人不誠實」的人性預設。

   

         為防範欺騙所產生的社會成本甚距,如: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林宥伯

個人接觸到的部份其實許多精緻或是高經濟作物或園藝,也都有朝這方面努力,因此從從事農作以及較少做精算這兩點來看,通常是所謂的更早期的資深農民,也是較為弱勢的一代。

印象中今年暑假有廣告推說青年進農村,改造農村,並且各地區農化以及產銷班也有在大力推廣,甚至說高山偏遠地帶有利用產銷班結合捐贈電腦以及臉書,還有目前的網路物流系統,金流系統,以及資訊流媒介,儘可能的去縮短中盤對於農作源頭的剝削,並且政府能做總量協調,不讓使場供需造成劇烈坡動,減少浪費以及避免投機客套利的話,情況應該能有所改善。

而至於技術問題,一班人,或者說農民整體的概念,較為樂天知命,或者依據傳統,但是許多尖端研究以及新的技術,農改場,試驗場,農業大學研究所,比如屏科大,中興大,台大等,這方面資源以及觀念不可能少,問題應該在於有沒有人做媒介,有沒有人統籌,以及有沒有動機去做。

這部分又可延伸出大面積作物議題,國土利用議題,糧食自給率議題,台灣特殊氣候與地質因應農業發展議題,水土保持議題,以及台灣氣候特殊性所衍伸的品種改良 議題( 品種改良粗估約5~15年才能穩定基因,不同於美國以商業模式化的基因改造 ),這些技術以及經驗統合後又可延伸至外交易頭,也就是台灣的農業外交團,主要聯絡第三世界以及非洲地區,因為台灣氣候涵蓋了許多情況,因此發展出了乾溼晴雨,高低溫等不同栽培環境,作物與技術,甚至淡水海水不同作物都能發展。

那這部份如果要深入討論以及作為的話,可能要深入分析政府主管機關運作以及執行方向( 目前 ),以及了解民間團體力量是否有管道可直接提出協助,建議。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Liu-cheng Fon

在臉書協助轉貼亦然所著的"台灣農民缺乏科學管理精神"一文時,對於文中倡導的"養成農民簿記習慣,有簿記,方有精算成本之基礎",有網友指出:"如果農民還要做簿記工作,這樣會讓他們沒有時間下田。"

對此雖然個人沒有農業勞動經驗,所知極為有限;不過在這裡謹就與研究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朋友討論時之所得,簡單的發表心得:

1.有志人士可設法推廣簡單,易使用的簿記軟體,並教導農業工作者使用電腦。當然這段期間內必須請不懂使用電腦的農民,在農餘時間多花個人時間成本學習,這會是一項障礙;不過如果數位化的簿記方式有助於簡化簿記工作,或許這是值得的投資。這方面可透過農民晚上農閒時間,相互串門子拜訪聊天時,由有志者組織起來,調度筆電跟投影機,就在農民的客廳直接進行教學。

2.原子化的小農必須個人全部包辦農場各種繁雜的工作,因此沒時間再作簿記那是非常合理的。在這方面我個人也十分認同該網友的指摘。這樣的批評也突顯出來為何個體化的小農不利於實施科學管理。因此在這這樣的狀況下,更是有必要推廣合作化,讓農業工作成為可以以集體組織為單位,相互分擔協助,在這樣的條件才有利於科學簿記的實施。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讀者


此文是衛報"Brazil's Amazon rangers battle farmers' burning business logic"一文的重點整理與短評。

 

由於近年來重要黃豆產地因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極端氣候而大量減產,國際黃豆價格大幅上漲,因此這提供了巴西諸多黃豆種植者強烈的誘因加速對雨林進行稻伐。黃 豆產業利益團體提出如下的辯解:"將雨林開闢成黃豆田這是人道問題。隨著氣候越來的越極端,糧食問題將會越來的越嚴重。這時候我們不得不將雨林化為田地,餵飽全球飢餓人口。"不過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常常成為農企業強奪原住民保留地的藉口;再者雨林遭盜乏時,其所保留的二氧化碳將隨之釋放到大氣,加重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問題。接著乾旱,糧食減產與飢餓問題將會跟著惡化,造成糧價繼續大幅上升,接著農企業盜伐雨林增加黃豆生產量的誘因又會上升。這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巴西自2004年開始,採用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使用衛星監控科技,以及地面巡邏,從空中到地面進行包夾,全面對盜乏雨林的農業工作者進行監控。一但被抓到 盜伐雨林,將面臨罰款,沒收生產器具以及不得向銀行進行融資。破壞紀錄嚴重的地區,其他地方和其進行商業交流也將面臨限制。這樣的措施近年來以阻止了80%的雨林盜乏,雖然也有人認為,這樣的成功大多是出於全球經濟蕭條,黃豆價格不振,缺乏盜林闢田的誘因,在近年來糧價大升的全球狀況下,雨林遭大規模盜伐的腳步將難以阻止。

 

由於誘因十分強大,地面的農民也認真研究政府衛星監控科技的限制。目前的衛星的解析度只能監控到30公頃,因此雖然目前在打擊大規模農企業上相當有效,零 星,小規模的盜伐確難以阻止,農民也常利用這樣的限制躲過政府的追補。這點目前巴西政府已和日本與中國合作,企圖引進解析度更高的衛星,加強對小規模盜砍 的監控。不過在實際執法上,即使實施罰金,目前平均也只能回收2%的罰款,農民常藉由不斷的訴願將官司拖長,執法者即使抓到盜砍,法律上也常常沒有結果。 農民普遍的心態是,違法的經濟利益這麼高,不違法的是笨蛋。同時農業利益團體也不斷藉由影響立法者,將法律限制放寬。他們希望將目前農田必須保留80%雨林的限制下修到30%。即使總統羅賽拉行始否決權,否決了多項降低保護的修正案,但環保團體表示,目前的修法所呈現的倒退,以足以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即使科技再怎麼進步,仍需一批熱心奉獻的巡守員負責執法。目前的編制是,1400名巡守員必須負責監控面積約有半個美國的區域,雖然政府未來有計畫增加人 力。他們的薪水是一個月2600英磅,工作內容雖然親近自然,不過同時也要常常面臨鄰居的暴力恐嚇。在現狀之下,這些巡守員真可謂是守護地球的第一線英雄了。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孫瑋孜

(此文為讀者對病蟲害有那麼嚴重嗎?一文的回應)

1. 有時病蟲害不只是靠農藥就能解決,而一部份在於檢疫上出問題(福壽螺,還有很多其他例子若有興趣我再多補充)。

2. 關於"賣相"方面,我假設她指的是葉菜類產品。這部份確實是大問題,即使很多人(不管經濟上是哪種階級)會說『有洞才表示沒有農藥』,但他們選購的其實都 是慣行田的作物,也就是說其實對有無農藥來說,這種思維是錯誤的。 另一方面,非以葉菜為產品(比如豆類,果類),慣行田仍然必須處理『葉子為植物營養來源』的病害防治。

3. 文中所述『因應資本積累的需求,得研發更多、以及更新品種的化學農藥,以說服農民購買使用其產品,從而強化農民依賴農藥的慣性』這一點,請大家想想為何醫 界反對濫用抗生素?因為若濫用,細菌會產生抗藥種,而必須用更強,再強,非常強的抗生素,如此的惡性循環。對於農藥資本家思維我完全沒有深入瞭解,所以這 裡只著重新農藥之必須性。 同時台灣不只在農藥上尋求改進,同時還用培育法(製造基因變種找出新抗病型變種)研發出水稻N號,芒果幾號不是?這也是必須投入金錢研究的重要一環,相信 大家對這一點應該沒有異見。

4. 大家看得很累,我也打得有點累所以只在對於此文章容我舉一個例子。柯林法洛等愛爾蘭人為何在美國如此的多? 1845年以馬鈴薯為主食的愛爾蘭因為真菌危害,一百萬以上人餓死,五十萬左右跑到美國,這是美國愛爾蘭族群如此多的原因,即使我這電影迷因此高興,但就 歷史紀錄(即使是十九世紀),我們現代真能完全避免這種悲慘事件嗎?

最後對於有機/慣行田之產量及銷售通路,大家應該比我更瞭解,所以不說了。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耕食編輯:

自從《農業蘊含生命教育的寶藏》刊出以後,有讀者s來稿,基於言論自由立場,全文照登,謹為方便讀者閱讀,文章標題為編輯所下。另外,經主編與讀者溝通,此文所提之衛報文章為《If children lose contact with nature they won't fight for it》(作者為George Monbiot,刊登於2012年11月19日)。


s讀者

這是衛報近期的投書,內容正好跟貴電子報農業蘊含生命教育的寶藏一文部份有所呼應。該篇衛報文章作者憂心,隨著新世代的孩子越來越習於在室內活動,童年生活沒有機會在自然環境與玩伴追逐,奔跑;自然之美逐漸從孩子的成長經驗中遠離,他們長大以後也越來越不可能熱情的投入關心環境議題。


而這樣的現象首先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就是重大的不利條件。除了很顯然的,將小孩關在室內,造成肥胖,氣喘,軟骨病等生理疾病案例上升以外;過動與注意力缺乏症狀,以及其他心理疾病,都跟過度侷限於在室內活動有關聯。根據伊利諾利州大學的研究,多跟草木接觸能明顯的減輕過動症狀;相對的,不論是只在室內或柏油路上玩耍都會助長此類症狀。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Xavier

(此文為讀者對農業蘊含生命教育的寶藏一文的回應)


身為一個精神科醫師朋友(高中時最好的朋友),我想轉達實際臨床的意見:

1. 嚴重精神病的確是必須靠藥物來緩和/改善的。藥物在此命題下是『一定要的』。

2. 住院不是鉗制行為,而是必要的。當您家人朋友一直沒有病勢感,造成傷害甚至非法行為後,您才會知道有一個機構強迫他吃藥以及製造一個鎮定舒緩的情境有多重要

3. 我對於一些治療師採用的耕作療法其實算是深入認識的。不過也許大家不太清晰的是,當嚴重憂鬱/精神分裂病人來說,其實在最低潮時是怎樣也說不動的,別說要他種田了,他連從床上站起來都是費盡腦筋的事兒,這時其實要強迫他吃藥,或是很積極地拉他出去(請問如果非家人,您們會這麼積極嗎?),而不是說『我們來體驗生命的美好吧』。就這一點我不是反對此篇文章,而是就其樂觀面作一些提醒。 真的,您們若在精神病房待過,或躺在床上連引擎與方向盤都毫無的情況下,您們不會如此簡化精神病患者內心糾結的一面。 若他們在狀況稍好的時候願意去耕作、甚至只是暴露在太陽光下看著您們做,其實真正是這方面可以改善的重要部份。

我要強調的是,對這塊絕對不能簡化。絕對絕對不行,不能如此簡化。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