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朝祥

 

友善農法農業學程第四堂課,大家對友善土地的概念己漸漸的形成,而且對微生物的培養和土地的對話漸漸的有感受了!

 

2013-04-25_032622 

(三叉坑自然農法交流/分享會第四堂課/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提供)

 

本堂課程主要有二個部分,一是分享微生物的培養的狀況,另一是農事記錄的對話。

農婦君先向農民介紹微生物:目前科學界所能知道的微生物占不到全部的10%。以目前所知的部分,微生物細菌的分類大概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類是細菌,也可以說是最餓的一群,最先反應,把容易吃的先吃,此時的廚餘桶中,會有泡泡產生,這是在細菌的反應過程中會排放CO2,這可以算算細菌在放屁,過一陣子之後,容易消化的物質吃的差不多後,就不會再有明顯的泡泡了。

第二類是真菌,這一類是微生物會吃較難消化的物質,在野外的腐木有時會看到菌絲就是這一類的微生物在作用。

之外還有乳酸菌,會分解奶類,放線菌、根黴菌等等多種,總之,每一桶中都有數億的各類菌種,而人類只曉得其中不到10%。

如何分別有用無用?

養對農民而言,並不是要去研究這培養桶中有那些微生物,只要會辨視與分別那些是有用,那些是無用的就可以了。

就米神基金會(KKF)的方法有二種,一是聞看看有沒有惡臭味,如果有惡臭味,那麼就不是作物所需要的微生物物種,它們分解後的物質,對植物而言,是沒有養份的,可以直接倒掉;而沒有臭味,則會是作物所須要的養份。

另一是種是觀看顏色,若是白色、乳白色或是黃色,則是好的;反之,若是黑色、灰色或是綠色則是不好的,家中陳放的麵包,也會長出黑色或綠色的黴菌。所謂不好,不是有害物質,是指這類菌類反應後的物質,不能夠提供作物所需要的營養,只要把那桶倒掉即可。

蘇立菌可以有機物培養嗎?

蘇立菌的主要作用是寄生在毛毛蟲上,產生毒蛋白,將毛毛蟲內臟分解掉,讓毛毛蟲痛苦的死去,可以算是很殘忍的辦法。

蘇立菌是一種弱勢病毒,在培養時如果有其它的微生物,不容生長蘇立菌若要長得好,需要特別的照顧好!而且市面上的蘇立菌有二種,一種是蘇立菌可以培養;另一種是蘇立菌的毒蛋白,如果只是毒蛋白就不能培養。但二種都可以放到微生物培養桶中,沒有差別。

那麼要如何使用這些肥料呢?

最主要是的學會觀察,雖然可以將培育出來的有機肥送到農改場去化驗,化驗肥料的成分有那些。但更方便的辦法是直接是實驗觀察,先選少數幾顆菜進行各種不同稀釋倍率,再觀察各種作物的生長情形,找到最適合的倍率。

觀察記錄是農民最重要的課業,每一塊地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依作物、農法、日照、水源都會不同的變化,農民必需要先瞭解自己的土地,才能給予適當的照料。記錄的方式有多種,可以是文字書寫、畫圖、照像、乃至把草或葉子拔下、把蟲抓來……..等等各式各樣的方法,只要能讓人瞭解田間發生的狀況即可。

本週有四個觀察題目:

1.田中的草相如何?

草相如實地反應了土地的狀況,草相越豐富,則土地狀況越好。在觀察記錄時,應要注意:a.有那些草?(如果不知道草名也沒有關係,可以用畫的、可以拔一株下來、可以用描述其特 徵等方法,再找圖鑑或是問人即可。)b.那些草生長情形如何?c.生長在田位置分布狀況?

2.病害的狀況?

不是只要說明得了什麼病?而是要說明:a.何時發生病害?b.病害的特徵與狀況?c.病害的分布與擴散狀況?

3.蟲害或昆蟲的狀況?

同樣地,不是要說明有什麼蟲,而是要說明:a.蟲的特徵與狀況?b.蟲害的分布與擴散狀況?或是不知道是什麼蟲,但是可以描述作物的損害情形

4.施肥後的狀況?

a.施用肥料的種類(是用什麼原料作成的)?使用稀釋倍率?使用前後作物生長況?

後記:

幾堂課下來,凱文早已開始有農事記錄,並在課堂上分享:以生動的文字及圖像來記錄他對自然農法的印象,他描述到:[農]與[工]或[商]的不同,是以[有生命的東西]為對象,就像養育孩子般對[土地]或[作物]付出愛也很重要。

腆腼凱文在拿出農事記錄的那一刻,引起了大夥的驚艷,一份富于情感的情書就這樣的被公開了!這份農事記錄,除了豐富的情感外,還說明了很多病害、蟲害的狀況,可以很快的明白那塊地的生長狀況。

「三叉坑自然農法交流/分享會」剛開始時,只聽到講師不斷地循循善誘,農民上課時大多不知要談些什麼?到這堂課,農民已可以有很多的分享,及看到他對土地的那一份用心,讓以如何重新愛護滋養萬物的大地為宗旨的自然農法推廣者,非常感動與開心看到部落年輕人有這樣的觀點。

2013-04-25_032639  

(凱文對土地深富感情的情書/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提供)

 

2013-04-25_032639  

 

(凱文對益菌製作的描繪/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提供)

arrow
arrow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