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施朝祥

 

  從小,我就認為農民曆是個奇怪的複合體,一個以月亮當記日的民族,遇到以依太陽為主的農事時,把二個星球的行程鑲合在一起。當然,除了以二個星球為主的記日方式之外,還加上了一個不知從何而來的天干地支,一個六十進位制的特殊計數法,除了這些可以理解的情事之外,還有一件另人費解的是「沖煞忌宜」的術數內容,農民曆可說是集各種奇特的東西在上面。當然我好奇的是,這樣的一種奇怪的曆書,是如何被保存下來?

 

  我小時候常聽說:出門要看日子、破土要看日子、動刀(理髮)要看日子、入厝(新居落成)要看日子、迎娶要看日子、呱呱墜地是無法選的被稱為天命,但可以用名字來進行修補的工作,不過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倒是要好好的看日子與時辰……農民曆主宰了常民許許多多的生活細節!

 

   十九年七閏

 

  在國中之前,我對農民曆除了拿來算算自己的生辰八字外,對於宜與忌是沒有感覺的,但有一件事例外,每年我都可以過二個生日,一個是陽曆的生日,另一個是陰曆的生日,不過在十九歲那年,竟然是同一天過生日,這個發現令我大為好奇,繼續察看發三十八歲那年也是同一天,但這是為什麼呢?

 

  國中時,數學老師才講解曆法口訣「三年一閏」、「十九年七閏」的意思,月亮每繞地球一週需29.53059日, 也就是大約29日半,因此農曆是一大月一小月的輪值,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二個月共59天,大致好可以抵平,但還是有0.0618日的差距。

 

  一個太陽年,一般以回歸年計算,是由地球上觀察,太陽走黃經面變化360°,即太陽再回到黃道(在天球上太陽行進的軌道)上相同的點所經歷的時間。精確的時間取決於你在黃道上所選擇的點,原則上是取分點(春分或秋分)和至點(冬至或夏至),從北半球的春分點,四個基礎點之一,開始的稱為春分點年。歲實是中國用的回歸年,是從冬至再回到冬至所經歷的時間。但是因為太陽走動不是那麼準時,有時快有時慢,一般都是取在黃道上所有的點取平均值的年稱為平均回歸年。不過太陽越來越老了,走得也越來越慢,太陽年不斷地在增長中,現今是以公制365.24219天來定義。

 

  一個朔望月是29.53天,一年十二個月就是354.36天,而一個太陽年是365.24天。這樣下來每年陰曆和陽曆都有10.88天的差距,為了補足這個差距,夏曆(黃河地區古代的曆書)採用了「置閏」的方法,因此大約每三年須加一個閏月,精確地說十九年須加七個閏月,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三年一閏」、「十九年七閏」。每19年有7個閏月,也就是說19年中有12年是每年12個月,有7年每年13個月,19年總共就是235個月,6939.69天。依據陽曆,19年總共有6939.60天,與夏曆只相差約0.09天,所以古人利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保證了陰曆與陽曆的平衡。

 

  那麼置閏規則到底是什麼呢?要從二十四節氣的推算方法說起。一太陽年為365.2425日,將其分為12段,每段30.4371日,為陽曆一個月,陽曆每月設制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約發生在每月的7日和22日前後。而陰曆每月為29.53059日,每年陰曆比陽曆短少10.88天,短少的天數需要根據陽曆調整,把少了的天數加起來做為閏月。正常的月份里,每月應該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在陰曆中,每月出現的節氣和中氣就會向後順延0.91天,32.45個月後,將會有一個月沒有中氣,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被定為閏月,附屬於前一個月。也就是夏曆中的規定「沒有中氣的月份爲閏月」,這樣每32.45個月有一個閏月,相當與每2.70年一個閏月,大致就是「十九年七閏」。

 

  這僅僅是置閏最簡單的描述,還有很多細節和附加規則並沒有詳細說明,因此可能會遇到「雙中氣」「假閏月」「冬至不在十一月」等特殊現象。

 

  二十四節氣

 

  民以食為天,曆法的發展更是農事活動而安排,二十四節氣可算是是華夏地區曆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

 

  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利用土圭實測日晷,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其長短會跟著變化,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即太極圖中四象的「太陰」、長至、冬至),至就是到頂的意思,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裡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有了二分二至以後,雖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安排,但一年中氣候變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間相隔時間很長,必然無法滿足農民生產上的實際需要,因此陸續又制訂了一些節氣,按推測一定是先增加四季的開始,即是合稱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與二分二至稱為 「分至啟閉」,亦稱為八節,隨著農業的發展,指導農事所需的節氣數目越來越多,到了秦代在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中已經載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處暑、白露、霜降等節氣名稱,到了兩漢時期,由於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由此可斷定在兩漢時二十四節氣就已完備了。

 

  從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四象,即春夏秋冬四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八卦: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到秦漢年間,十二度(時辰)、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數,逢單的為節氣,簡稱為"節";逢雙的為中氣,簡稱為"氣",合起來就叫"節氣"。每一個節氣皆是反映季節的更替、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及農作物生長情形等意義。

 

  二十四節氣在中國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台灣和黃河地區相距數千公里,地氣候差異甚大,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完全適用,不過由於每個地方太陽的運行與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知道到了甚麼節氣,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因此沿用節氣名稱,,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以調整生活起居,且適時進行農事。

 

  大氣暖化帶來新經驗

 

  中秋節前,新社崑山的店家說:「都快中秋了,在二十年前這時早就開始穿長袖了,那像現在還在穿短袖和汗衫。

 

  賣冰的人也說:「以前只要入秋,冰就要收起來等明年了!今年到現在還有大賣。」

 

  天氣暖化,已明顯地被感受到了,那農事怎麼辦呢?

 

  今年九月七日正式進入白露,在黃河流域,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農歷言:“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淩而為露,故名白露。”由於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在台灣當下,白露也算是天氣轉涼的意思,而且是冬菜可以開始種植的季節。打開農民曆,上面會有在白露時節,裏面有註記,北部宜種、中部宜種、南部宜種。但是天氣暖化,溫度居高不下,還適合開始種植農民曆中推薦的作物嗎?

 

  農民除了參考太陽照射的角度外,還要考慮到作物本身的特性。

 

  阿杏姐說:「現在溫度還高於二十五度,所以還不適合種植紅蘿葡。」

 

  Andy說:「從最近在三義坑的溫度記錄來看,日夜溫差小於十度,是可以開始種植冬季蔬菜了。」

 

  專賣種子的明豐種子行,也會告知各地溫度狀況,並考慮到各地風候水土,進行建議那些蔬菜是可以種植的。

 

  終於,要開始種植了!

 

  後記

 

  關於農民曆的事情,其實很有意思,不知還有那個地區有這麼豐富的曆書。以前總以為大周天、小周天是氣功名詞,但研究曆法之後,才發現是天文名詞。只是令人好奇的是,古代為什麼有那麼精準而豐富的資料,可以作如此長遠的計算。

 

  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對同樣的資料,有不同的詮釋,而演生出各式不同的潤月法則。現今只剩公曆,也沒有特別解釋其方法,讀起來未免枯照噪乏味。

 

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築夢系列文 農民曆 暖化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