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朝祥

  「葫蘆」與「福祿」同音,因此甚受民間人士喜愛,古人用來裝藥、盛酒,是醫師裝盛仙丹妙藥的妙器,濟公和鐵拐李腰上也是繫葫蘆,它能收妖降魔、納福增祥、去除災厄。亞腰葫蘆在外型上看是由兩個球體組成,象徵著和諧美滿,寓意著夫妻互敬互愛。葫蘆掛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葫蘆用途極廣,可以食用且吃法很多元;可入藥味甘,性平滑無毒,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葯,醫治多種疾病;果實老熟后經一定處理可作容器,如酒壺;作為生活用具,如水瓢;製作樂器的重要原材料,如葫蘆笙、葫蘆絲(一稱「葫蘆蕭」)、弦樂器或彈撥樂器的共鳴箱;鳴蟲玩具,如蟈蟈葫蘆;除了當容器外,還可以拿來當腰舟,如《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中:「風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及觀賞品等。

  由於承接文化部黃金人口參與村落文化服務相關計畫,讓黃金人口對葫蘆彩繪素材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與對話。在過去的農村社會,葫蘆扮演著吃重的角色,不僅可以吃、可以用,還可以拿來裝飾。我們想藉由過去葫蘆運用的經驗,發展新的葫蘆文化,以此取代現在大量使用的塑膠製品,且增加人們對於物品的認同感。

  自古以來,葫蘆與人們的生活習習相關,而當現今石化產品盛行以來,許許多多就地取材的生活方式慢慢地被取代,被遺忘在老一輩的記憶中。

  在此次計畫執行過程中,喚起了老一輩人的記憶,從銀行退休的月美姐則說:「發展瓠瓜文化,除了可以彩繪外,還有美食部分,可以作成各種美食,當作是地方特色。」

  七十歲的有機農民陳道男先生,談起了小時候使用瓠作為生活器皿的經驗,那種取之於大自然用,經過簡易勞動加工,就可以讓生活便為便利,對不會有太大環境負擔的物資,並且拿出了壓箱寶--瓠瓜容器,希望能用於教育推廣用,並且分享了他所收藏的瓠瓜種子。

  十一月三十日將於國父記念館,借文化部舉辦村落文化節活動機會,展示葫蘆工藝,歡迎你的參與和指導。

2013-11-26_154741  

(▲前陳道南先生提供的瓠瓜容器,後為老張用蒲葵葉所製作的扇子。 圖/施朝祥)

 

image00

(▲可滔水的水瓠,劉秋業提供。 圖/施朝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築夢系列文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