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朝祥

 

  序曲

 

  人生總有許多意料之外的插曲與轉折,年輕時從來也沒想過要以陪伴學習者的身份維生,而命運之輪卻將我推向這條路上,和許許多多的學習者有些意外的邂逅。在我回顧生命時,也說說這些充實過我生命過程的學習者的故事。

 

  第一個委託案

 

  阿智是我接到的第一個委託案,也是個很特殊的案子,沒有任何壓力,一點都不棘手,但卻有很深的含意。

 

  阿智的父親是某國小的教務主任,媽媽是公立託兒所的老師。

  當時聽說我曾是數學系的學生,就請託我幫他的大兒子加強數學。和許許多多何家長在請家庭教師時不一樣,家長並沒有要求希望孩子在成績上要有突出的表現,反而說:「你不用有任何顧慮,只要孩子不要在怕數學就好了!」

  聽到這話時,我當這是客套話,心想怎麼會有人請家教不是為了考試成績亮眼的呢?

 

 

  診斷數學學習狀況

 

  第一次上課,都是依例先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況,請學生先拿出課本、參考書、大小考考卷、筆記本(如果有的話),以及相關的數學學習資材,讓我先過目,看他有沒有用心讀書作練習,考試是錯拿些題目,研究學生的計算過程,瞭解學生錯誤的原因,是完全不懂,還是計算方法錯誤,或是計算過程錯誤。

  並問喜不喜歡數學或是討厭數學?在校上課老師所講的內容,是否能聽懂?有沒有作筆記?考試題目難不難?平時花多少時間作練習?等問題,先瞭解對數學的學習態度與情境,在課堂上的學習是否有障礙或是下課後缺乏練習所致。

  最後會請學生算幾個題目,並觀察對學生對題目的熟練程度、計算方式、計算速度……等,去瞭解學生對這單元學習的狀況,如果學不會解題,則會進一步地問,是題目看不懂、還是看懂了不會計算。

  如果是題目看不懂,則會先和學生討論題意,或是解釋專有名詞。若是看懂了不會計算,則會告知計算方法,並請學生繼續算。

  這些事情完成後,算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狀況與現有能力有些基本的瞭解。

  在進行『診斷數學學習狀況』,有些家長會特別擔心,總會幫孩子說些話或是補充些什麼的。常要安慰家長,這沒關係,讓孩子自己來就好。

  有些學生則很不習慣,好似被窺見了自己最為私密的部份。對於發生這樣的事情,總要想些辦法,讓學生卸下心防,才有辦法再繼續進行診斷。

 

 

  討論學習方式

 

  『診斷數學學習狀況』後,就會同家長和學生,告知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所面臨的困境是什麼?是對學校老師所教導的內容不能理解、是學習時囫圇吞棗、是學習後沒有練習。

  並告知學習改進之道,首先,在自行演練題目時要更有效率,如果一道題目超過五分鐘解不出來,就要作記號並請教會解的人,不要再花時間在這道題目上,如此一來才能更有效率的學習,若解一道題目超過五分鐘,那一個小時能練習的題目則不到十二題,對目前的中學生而言,是太少了。

  第二,應要將題目分成幾類分別作記號,一是完全看不懂題意;二是瞭解題意卻不知如何解題;三是知道如何解題卻不算不出正確答案;四是能解出答案,計算過程非常煩雜,應要請問是否有更容易的解題方式。

  第三,若有需要陪伴學習,則會另外約定上課前應要準備事項及上課時間,並互相約定學習承諾。

 

  通常到這一部分,家長都會希望孩子可以作出承諾,而學生除了少數例外之外,都會想辦法不作承諾,時而顧左右而言他,時而閃爍言詞。

  看著學生的反應,我就大約可以猜到,這是不是一件好差事。

 

  阿智的第一次上課,也開始進行『診斷數學學習狀況』,出現令人乍舌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