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鋒
(本文是對以下三篇文章的評論)
林義夫的利率自由化等改革做法,還是蠻自由主義的,不僅過於理想化也太輕忽〝狐狸〞的狡獪。
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體系的運作必然依靠全體的服從〈或說是服膺於此體系的意識形態〉,只要一個環節試圖脫離〈文中所說「中國的老百姓只要堅持3個月之內不存錢,房價將跌穿,銀行破產。」〉,就會改變此體系的運作型態,甚至崩解〈只是不知道會往好或往壞就是了〉。
這讓人想到甘地的不合作運動,就是企圖以集體的不合作,讓殖民體系失去原有的運作能力。不可諱言的,不合作運動有其變革力道,但現實上卻不是這麼容易施行。因為多數的時候,人民心中只要對未來還有一絲絲的盼頭,就不會捨棄眼下所擁有的,去進行不合作式的社會變革。但不合作運動的關鍵,其實是人民的覺醒,沒有覺醒,不論政策如何施行恐怕仍是緣木求魚。
所以要解決社會矛盾、進行結構性的社會變革,仍要回到「啟蒙」和「解放」兩個基本問題上。啟蒙說的是對矛盾壓迫的切身性認識,解放則是運用變革手段從壓迫中脫離出來,啟蒙可說是社會變革實踐的第一步,解放則是具體解決問題的重要階段。但如果沒有啟蒙的過程,解放的意義就甚為渺小,所以社會變革的啟蒙作為就至關緊要。
林義夫試圖通過政策的高度,以金融自由化、區域性銀行來改變當前中國所得分配失衡的問題,但倘若人民無法有「不惜代價也要擺脫壓迫」的堅決意志,儘管時時感受壓迫如芒刺在背,還是不得不按照資本支配的遊戲規則來玩,仍舊難以真正擺脫金融巨獸的殘忍宰制〈金融都自由化了,銀行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謀取更大利益?〉。這說明啟蒙無法通過制度的改善完成,它需要人民的反饋─即是捨我式的覺醒,聽起來雖有點道德勸說的宗教意味,事實上,捨棄─做為迎向進一步解放的前提,卻是一種理性評估後的必要抉擇。
宗教常教人「捨棄」,目的不是為了來生就是為了擺脫因果。這種為了「眼所不見之物」而捨棄眼前所有的行為,多半是因為受罪惡感或來世觀所驅使,其實一點也不理性,但此種不理性卻造就了強大力量的凝聚。一般進行結構性的社會變革時,在其啟蒙工作上,往往止於民眾教育的理智活動,難以「要求」民眾進行取捨的決定,恐怕一開始就把人給嚇跑。但回過頭想想,在宗教裡,人們為了不能預期的「未來」都能「捨」了,為什麼進行可以預見成果的社會變革,卻不能「捨」呢?或許把這個問題思考清楚了,社會變革才可能有躍進的一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