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楊桃

在馬克思主義裡面,有一建築學的隱喻:下層建築是生產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複合體),上層建築是意識型態與國家。

基本上,馬克思主義認為:下層建築決定了上層建築的發展。在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鬥爭的過程中,資產階級代表了進步的生產方式(進步的生產關係與進步的生產力)、封建階級則代表了落後的生產方式(落後的生產關係與落後的生產力),這兩個生產方式的鬥爭,進步的生產方式終究會取代落後的生產方式。如:法國大革命正是資產階級推翻封建階級的專政。而社會主義則代表比資本主義更進步的生產方式,也終究會取代資本主義。

那麼,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裡,誰是第一性呢(亦即誰決定誰)?這在馬克思本人裡面是極其混亂的,也是到毛澤東與鄧小平/劉少奇(亦即「走資派」)的鬥爭裡面,這個矛盾才逐漸浮現。

鄧/劉認為生產力是第一性,亦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必須與生產力相適應。只有生產力發達到一定階段,生產關係才有可能變革。

我們之所以稱鄧/劉為「唯生產力論」,是因為在劉/鄧的看法裡面,他們認為中國當時是生產力尚未發達,是故,發達生產力為第一優先要務,生產關係變革則為次要。

更大膽的說,按鄧/劉的想法推論,生產關係首先得從封建生產關係變革到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才能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因此對劉/鄧而言,生產關係不是不變革,而是生產關係要全面資本主義化,才能過渡到社會主義(當然這是「不能說的秘密」)。

至於毛的立場,則認為:只有進步的生產關係,才能帶動進步的生產力。這在毛始終在變革農業生產關係上,毛始終堅持農業合作化與集體化,對於工業生產關係則提出「兩參一改三結合」【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幹部和技術員三結合】,都有一個核心堅持:生產關係變革決定生產力變革。

我們可以注意到,不管是毛或劉/鄧,發達生產力均是不可挑戰的前提與目的。但到今天,這個前提是否應該被挑戰?亦即:發達生產力是否是我們最終、且唯一的目標?

若設定發達生產力為最終且唯一的目標,我們得放棄有機農業。因為慣行農法不管就產量及「品質」(市場建構的品質觀)上,均遠遠勝過有機農業【甚至可以說,隨著科技發達,可以更多「安全的」慣行農產品】。但有機農業卻符合公共需求(如:健康、對環境友善……)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重要的維度,但不能當成唯一的維度,這樣會危害我們對於公共需求的思考。

arrow
arrow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