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朝祥
日前歐洲的馬肉風暴引起了各界的注意,每當黑心食物出現問題時,總會出現一陣恐慌,之後政府總是以更嚴格把關,當作是解決方案。但若細思,自古以來嚴刑峻罰都不足以抑制人的貪念,以不斷強化政府職能,換取市場信心的做法,似乎無法真正阻止黑心食物的出現。
食品騙局雖古已有之,為何?一方面,迅速發展的工業化越來越分隔了食品的原產地與銷售地,為造假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政府品質監控體系無法真正發揮功能。是故,從1756年的倫敦麵包門事件到1850年的紐約餿水奶醜聞,再到1904年的芝加哥黑心火腿事件,以至於到1960年代的日本,2008年的中國,甚至2011年的台灣,一部黑心食品的拙劣歷史不斷舊調重彈,反復上演。
當今人工合成食品的技術日益成熟,廉價的替代食品滿足了底層和中產階級可自由選擇的心理時,當形形色色的爽脆劑、軟化劑、染色劑、調味劑、除臭劑都以合法的、科學改良的名義添加到食物中,顯然黑心食品還在以各種方式和形態可恥地繼續譜寫。
調查顯示許多食品工業的管理只是聊備一格,各種認證制度某種程度地改善食品造假現象,可是,如今無論肉品或罐頭,有認證不等於安全,在現代企業分工經營模式下,食品出現問題時,往往很難找到該誰負責,也讓更多心懷不軌的商人有機可趁。更糟的是黑心食品以低價訴求而吸引較多窮人購買,為窮人的健康帶來傷害,造成社會問題。
對廣大的民眾而言,黑心食品又該如何面對呢?
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雖然『蔬食』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吃的更簡單,多吃生鮮蔬果肉類或自己製作食物,但是慣行農法中的農藥殘留、生長激素的使用,及冒「有機」之名而賣蔬果仍層出不窮。
僅僅只是『蔬食』是不夠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應要建立情誼,在互信的情誼下和分享食物,這樣才能真正杜絕黑心食品。
在防止黑心食品一事,政府在治理政策上,應要以『社區支持型食物產業』主要治理目標,而不是以嚴格的法令規範,花大筆的資金在檢查設備與人員,用來防止黑心食品的出現;應要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互動與建立情誼,去除消費者和生產者僅僅建立在金錢的單一化的社會關係,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互信承諾,如此一來,黑心食品自然絕跡。
人類歷史上的重大黑心醜聞:
1756年,倫敦,麵包門事件:劣質麵包裡加入明礬,黑麵包就變成白麵包。「加了明礬的麵包,就像讓滿口黃牙的英國人露出潔白牙齒的好萊塢式笑容。」
1818年,倫敦,假茶葉訴訟案:把黑刺李葉子煮過、烘烤、揉製、乾燥,再用醋酸痛染色,冒充上等中國綠茶。「假茶葉的製作過程,堪稱黑心食品藝術的極品。」
1850-1853年,紐約,餿水奶醜聞:《紐約時報》披露說,這種骯髒的液體一年內導致了八千兒童死亡。餿水奶醜聞持續了十多年。
1898年,美國,防腐劑醜聞:美西戰爭中,大批軍人因食用添加了防腐劑的牛肉而死亡。
1904年,芝加哥,黑心香腸事件:暢銷書《叢林》披露了大型肉品工場毛骨悚然的場面。
1970-1985年,美英,添加劑事件:《化學大餐》出版,討伐美國日常飲食中的各種化學添加劑。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耶誕節大餐中可能含有高達170種不同的添加劑。
2004-2008年,中國,人造雞蛋、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2004年,孟加拉,黑心食品。黑心食品氾濫成災,假貨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
2011年,台灣,塑化劑醜聞。
相關的新聞請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