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施泰翔

已婚的美國前聯邦眾議員韋納(Anthony Weiner)由於在網路上和女性支持者做遠端桃色接觸事發,因而在輿論逼迫下,不得不辭職。現在韋納參選紐約市長,企圖重啟政治生命,紐時此篇報導又繼續責怪其參選造成女當事人受媒體騷擾。

在韋納和這些女性的私密行為被爆後,媒體一窩蜂的自居性道德裁判,不懷好意的報導這則大致上與公共利害無關的消息,實施媒體霸凌,造成這些當事受到創傷,在整體社會對性自主權的保守氛圍下,心理前途以及人際關係都大受影響。事情雖然隨著韋納辭職而平息,當下他參選紐約市長,不知悔改的媒體又開始不安分的繼續去挖絕這幾位女性的傷心事,造成二度傷害。

在這樣的背景下,紐時此篇報導開始看似很有正義感的關懷受害女性,暗批也是實質受害者的韋納不該參選;寫這篇報導的記者難道不覺得自己也是媒體霸凌的共犯之一?

該報導指出若不是韋納的公共身份,這些女性也不會因為是他的粉絲而容忍他的性暗示舉動,暗指韋納當初此舉有濫用政治權力之嫌。

然而,至少從報導中的事實來看,韋納從來沒有利用政治特權給予這些女性粉絲好處。這些女性並沒有因為跟韋納的關係而享受到公家資源或任何肥缺。也許也因此,本報導也敢感止於暗示性的道德指控,而不敢明確批評韋納此舉是職權濫用。

況且從照片來看,韋納這樣的中年熟男即使沒有眾議員職位,想尋求性接觸對象根本也不愁沒市場。政治權力等於春藥之說,實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即使也許在緊密的上下權力關係,如指導教授與學生,國會議員與助理,在這樣的狀況該要求掌握權力的一方必須自制;但這幾位女當事者,只不過是政治理念相同而跟韋納接觸,甚至看來都還不是韋納眾議員選區內的選民,在這樣的狀況下擺出大規模媒體陣仗報導及評論韋納和這幾位女當事人的性事,未免也管太寬了。

確實韋納是已婚人士,我個人也並非開放式關係的支持者,不過韋納和女支持者的私密接觸,應該留待幾位當事人自行解決,無需媒體浪費應做公 共用途的版面,做任何評斷。紐時此篇報導不從政策面對韋納進行批判,反而拿其他媒體對當事人的不當騷擾來做為貶損韋納參選正當性的口實, 實在讓人不敢領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媒體 緋聞 紐約市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