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施朝祥

  計畫與變化

  本來預計給國中生參與的種菜活動,預計在考完段考的日子來進行勞動服務,並體驗種菜的活動,恰巧遇到月眉國小的母親節晚會,國中生都要參加該活動,下課後馬上回家換衣服。最後只能把活動的參與者改為國小四年級以下學生參與。


  本應全程觀察記錄的我,也因母親節家庭聚餐活動改到今日,而必需提前離開,由高牧師娘接手,把活動帶完。


  在種菜活動不斷變化中,心情接受不斷改變的現況,但回首時,總會要問:「這次的種菜活動目的為何?那麼達到了幾分?是否須要重新考慮,如何彌補沒有達到的部分。


  種菜趣

  本次活動講師李建輝老師提早了十五分鐘到達,恰巧孩子們的英文課也下課了,就把孩子們都請到屋頂開始本次的種菜活動。


  孩子們有不同的活動,總是快樂地玩好一陣。因為什麼都不懂,也就不用怕會問錯問題,孩子們赤情又開懷地又好奇又興奮地問:「這是什麼菜?」、「要怎麼種啊?」、「現在要做什麼?」、「土要怎麼攪拌?」

2014-05-15_232540  

(▲孩子們又搶菜又卡位。)
  
  種菜活動約莫進行了二十分,突然有個孩子說:「晚會活動要回去準備了!

  一聽到這話,所有的孩子就全部閃了!最後由講師李建輝和牧師娘善後,把沒完成的工作完成。

2014-05-15_232549  

2014-05-15_232601   
(▲孩子們一邊攪拌泥土,一邊就開始藝術創作了。)

  種菜目地與評量


  最近研讀了『園藝治療』的相關文獻和資料,從整個評量表單的形式來看,和一般學習評量或是矯正評量的形式來看,似乎不太分辨出,有什麼不太一樣。


  同樣一份表單,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來詮釋,那我應要把種菜的活動,放在什麼脈絡下來看待呢?把孩子當病人嗎?還是當行為偏差者呢?或是一個學習者呢?


  種菜,是一個療程?還是一個學程呢?

于后里 201405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ultivator 的頭像
    cultivator

    人‧耕‧食 共同體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