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為熱心讀者來稿照登,不代表本刊正式立場)

 

 

焦鈞

 

國內高麗菜末端售價從年節後的元宵迄今,持續低迷未見起色,批發市場交易價格破底平均單價不到5元。農民血本無歸,消費者也未必得利,這樣的情況一再重演,原因何在?問題何解?

 

從生產面來看,每年春季高山高麗菜與平地高麗菜產期重疊,如果沒有異常天候因素干擾,市場產能勢必供貨於求,是其一;其二,今年受去年高麗菜價格飆漲影響,農民搶種;第三,春節過後市場買氣急速萎縮,受大環境影響因素有之。

 

問題原因顯而易見,為何不見農政單位出面「干預」?實情是,負責生產調節的農委會農糧署,每逢農作物生產過剩,最簡單也最容易的解決方案就是「田間耕鋤」,以每分地為計算單位賠償農民損失。而不成文的規定是,只要農民播種栽種,政府出面耕鋤,就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因此這幾年,政府不太敢出面執行此項政策,以免「助紂為孽」。

 

那地方政府與農會的角色呢?很可惜在選舉、派系的日益分化下,這項田間調查工作早已拋諸腦後,加上農民自體營運的合作社場興起,公權力介入調查的精準度已大不如前。

 

因此,高麗菜價格崩盤的根本原因:生產過剩,已經無法透過公權力或農民組織進行預防,這是問題的癥結點,也是結構因素使然。有無解決方案?試探討如下:

 

第一、 針對大宗菜強制劃定生產專區:所謂的大宗菜,指的是高麗菜、蘿蔔、馬鈴薯、洋蔥、大白菜這一類市場使用量大、生長期相對較長的蔬菜。

第二、 強化出口,由政府出面協助出口商辦理國外促銷活動,採契約耕作模式,嚴格控管生產專區之面積。

第三、 相較於大宗菜,短期葉菜類蔬菜大約只需20~40天便可採收,出現生產過剩的解決模式也不相同;因生產成本較低、市場需求量不高、對整體價格牽動度小,直接於田間耕鋤或辦理促銷即可。

 

最糟糕的解決方式,就是「低價促銷高麗菜」。理由是,所謂低於市場行情的促銷,只是排擠了原本正常通路的銷售需求量,讓小攤商生意變差,大通路商得利的扭曲市場價格法則的不當作法。

 

但高麗菜政治學的政治正確是,討好民粹,不顧公平正義;但實情是,農民依舊血本無歸、消費者買到的促銷便宜貨品質不佳、小攤商市況更差,結果就是消費者觀望心理加重,導致整體市場買氣的崩盤。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產量過剩 高麗菜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