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朝祥
「老師,我為什麼要讀書(上學校的課程)呢?」許多年來,常常會面臨到學生對學習的最基本疑惑。
常常我只能很阿Q的回答是:「因為哪天你可能要……」或是說:「這是目前教育部的規定,我們還沒有能力決定,只能……」聽完我''單方面''的說法與解釋,學生似乎還是難以接受,而我本身也很難接受這答案,為此我希望能為某些不太能適應這樣學習方式的學生找到其它的學習方法。
我們的社會不斷強調教育的重要,但從未有真正的去理解教育的討論空間,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我們的確有學校制度,它包含了如何上學,如何得到教導並且如何考試的方式。教育課程中有許多科目,學生都會對於為什麼要學習這門科目充滿問號,認為跟我的生活又沒什麼關係,而且學這麼難以後也用不到,那麼為什麼要學?
而考試方式更造成了,只問成果不過原由的學生,會常常告訴自己:「我應該把哪一段背起來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或「我如何才能通過考試?」這非常荒唐,但很不幸的許多學生都這樣做。
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如果只有僵硬的制度去套牢,是很可惜的。
不一樣的學習路徑
農場學習是從具體的經驗、實際觀察與體身勞動體驗為學習的出發點,可以提供另一條學習的路徑,不同於現今以文字論述、抽象思考為主的學習與評量,開啟更多元的學習方式。
現今教育主要方針在於有效安排教學情境讓學生學得知識,強調給予學生學習的事物必須對學生具有意義才能產生學習。
從行動學習 (actional learning)的角度來看,即在行動(實踐)中學習。它的本質是在真實工作環境的學習中把「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是一個引導人們共同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農場的實際問題的出發,更能引發學習的動機和有意義的學習。
而農場是最可以提供行動學習的場域,尤其是以要達到永續經營概念的農場更是如此,必須能透過循環且多功能的理想來達到不浪費、可循環使用、與大自然共存的永續系統,是一套設計人類聚落與多年生農業系統的方法,從自然界中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係。
從多元智慧學習的角度來看: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或譯為多元智慧,或譯為多元智力,專指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迦納(Howard Gardner,1983)的八項智能: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八種智能。在農場中,只要適度的情境安排,是可以發展多元智慧的學習。
人各有「智」,每個正常的人都具有多元智能,只是強弱的程度不同,任何人皆有其擅長的智能,也有其弱勢的智能,有些智能較發達,有些智能較不發達。農場正巧能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激發人盡其才,便可達到人人樂在學習、樂在工作、樂在生活的境界。
突破傳統的農場學習
傳統的教學中,獲得酬賞的方法來自於競爭,別人的成功將導致自己的失敗,造成競爭的目標結構。競爭的目標結構下,只有少數的成功者,能在滿足「能力」和「成就」的需求,繼續保有學習動力;競爭的情境下,可能造成學習團體中的互相仇視,更剝奪了「人際關係」和「與人互動」方面的滿足。而中下程度的學生極少獲得酬賞,不容易產生學習興趣。成績不好的學生感覺自卑、不被團體接納,當自尊需求及隸屬與愛的需求無法滿足,進而放棄了學習。也因為某一個學生的成功,會減低其他學生成功的機會,造成同儕間的競爭與對立,也可能使高成就學生成為敵對的對象。
而農場學習,可以讓每個人有一片自己的天,也需要互助合作方能達成目標,如此一來多元的評量與成就感,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成就感,不會造成同儕間的競爭與對立。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好,可是要怎麼開始呢?
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