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朝祥
「土香」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植物,生命力之強盛,似乎沒有其他植物能出其右。
記得國小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全校除草的勞動,拔除土香更是個重頭戲,除了要割除上半部外,還要把在土下面的橢圓形球莖挖出來,全校所挖到的土香球莖集合起來燒除,才算大功告成。
不過土香,在校園裏好像從來都沒有根除過!
阿凱剛到看農場田中有土香時,直認為是個大災難,一直在討論要如何根除土香的問題,又想說是不是先耕作一期水稻,讓水來先將土香淹除。
雖然我不知阿凱為什麼對土香如此恐懼,覺得是阿凱誇大了土香的能力了!不過文獻記載,水稻田的主要敵人是稗和土香,也就是水是不能把土香淹死的。
從文獻上來看,土香本名香附子,又叫:香頭草,臭頭香,有頭土香,雀頭香。多年生草本,約20〜40公分高。匍匐根莖細長,先端形成橢圓形球莖,於地下蔓延,新的球莖白色,老的球莖則呈深褐色。桿三棱形。葉由莖基部長出,線形,先端尖。聚傘花序,具多個輻射枝,小穗紫紅或紅棕色。小堅果倒卵形,有三棱,黑褐色。
不耐遮蔭,在重密的葉片遮蓋下,土香會黃化或停止生長。因為土香葉片呈線形,又屬單子葉植物,多數人將之歸類於“尖葉草”,以藥劑防治的觀點應將之區分為“莎草”與“禾草”有別。土香在草坪中極為普遍,位居草坪主要之十種雜草中第五名,但相對覆蓋率不高,由於以營養器官繁殖,生長快速及耐割剪等特性,在草坪管理上極為困難。
關於這樣的描述,和許多人的言談是一致的,就是土香很難以根除。
老張則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土香這麼難以根除,為什麼不反過頭來利用這個優點,把土香當作是草坪作物呢?以土香當草坪作物,不但好管理又方便取得,可說是適地適種。
我則對土香管理上有另外的看法,在原來土香生長的地上,其實土香不是最主要的雜草作物,也就是說,土香存在但危害有限,也許土香的存在,正代表著,這地適合土香的生長,需求土香的強大生命力,為紅土找到更多的資源改善土地狀況,那麼應要改善土地,而不是拔除土香才對。
關於土香的管理與防治,許多資料都顯示要用什麼藥劑量或是什麼菌種來進行生物防治,依我的觀點應沒有管理與防治,但考慮到作物收成與生長之現況,應要採取利用植物本能,要平衡地上部與地下部,將其地上部割除,消耗其地下部的資源,並在其地上部恢復原能力前,再次割除。這種作業方式,可以讓地下部的根原地腐化,為土壤增加養份,並且可以留下孔穴讓其它作物根部利於生長。
關於這樣的想法,只找到一份相關資料,「土香生態之研究」,但是缺乏對土香本身特性的說明,包括土香拔除後,多久可以恢復到原狀況的生長曲線研究、土香在什麼土壤狀況下最不適生長等相關資料。
另外找到一「壓制蔓藤植物 守護紅樹林 「以草攻草」見成效」資料,算是很有意思,說竹節草可以抑制土香的生長,但沒有更多的說明,雖然美中不足,但是可以作為不錯的思考方向。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