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憶如
何以反服貿學生要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又何以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之行動,引起國際媒體之矚目並覺得不可思議?
國民黨以多數暴力通過服貿協議,是激發學生之佔領動力,但如果立法院與行政院不是統治權力之中樞,並長期為人民之禁地,學生何需佔領?佔領有何象徵意義?
故而,學生佔領行動,既顯示台灣之高度政治自由化,及對統治權力空間/秩序觀之蔑視,同時,也反應了台灣之不民主。倘立法院與行政院是一民主空間,學生自無需也無動力佔領。當然,此刻關於民主與權力空間之思考,不合「時」宜。
國際媒體矚目並覺得不可思議,正是來自於對上述統治權力空間之潛藏反民主觀,所謂“先進民主”國家之“民主觀”於焉露出馬腳,台灣該告別西方國家之“民主觀”殖民。
對香港居民而言,反服貿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行動,是一次民主展演與民主激勵,其必然激勵香港民主運動之鷹派,採取更激烈之行動,提出更基進之主張。
2017年香港特首直選,中共目前不可能鬆手,讓香港公民推出其不喜不信任之候選人,中共以「香港基本法」為理據,要牢牢控制特首候選人之產生,並且分化香港民主運動。
香港居民能否獲取更大之政治自由度與更進歩之民主化,直接關乎中國大陸之政治改革進程與人民之公民權利伸張程度,也直接關乎兩岸關係之發展戰略軸線,更關乎台灣面對兩岸關係之形勢,台灣應戰略主動地、直接地、公開地介入香港民主運動與特首直選議題,此係對中共與中國人民隔山打牛。
但由於國、民兩黨不願冒犯中共,以換取2014年與2016年大選之“有利”條件,所以,不但國民黨不碰香港特首直選這一禁區,連民進黨,除了不能不在國族主義之「主權」立場上“維持”一貫姿態外,對於香港民主化危機也緘默以對,民主進歩僅適用於台灣而已。
或許,陳為廷、林飛帆、魏揚等學生行動領袖從立法院退場後,下一個戰場應選定香港,組學生團去香港中環,以引動台灣媒體、各政黨、諸政客及公民社會關注支持香港民主運動,以香港特首直選為劍,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台灣舞劍,意在民主反攻!
相關資訊請參照:
香港觀察:台灣太陽花和香港豆腐花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
如果您支持我們的刊物,我們感謝也歡迎您定期小額捐款
戶名:台灣新社會協進會
郵政劃撥帳號:2246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