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灣選制改革研究會
中山大學社會系學者邱花妹於反服貿街頭民主教室開課,提出了“經濟民主”之概念。經濟民主,是相對於被自由主義界定之“政治民主”而言,但其實,政治民主理當包含了經濟民主。
那麼,究竟何謂經濟民主?我們試圖闡詮探索如下:
首先,應從經濟、經濟發展之界定權力民主化開始。如何界定,由誰界定,才是民主之源,才是民主之發端。若仍馴從順受大資產階級與資本主義對經濟、經濟發展之界定,以討論經濟民主,那麼,也就甭玩了,沒啥好討論了!
重新界定經濟、經濟發展,當是經濟民主第一歩,也是最重要之一歩!重新界定之民主討論,應持恆,並鼓勵歡迎所有人民加入,不分階級,不分年齡!
其次,經濟發展政策之路線、模式,應經民主過程而形成、決定,是以最起碼,經濟政策辯論須是各級選舉(總統、立委、地方首長、縣市議員)之重頭戲。總統大選,經濟政策之電視辯論會應至少辦五場以上,如何對待自由貿易協定與WTO,就至少要各辦一場。
再者,企業是現代經濟運行之最重要最普遍組織,是以,企業之職能、職責及行為,應經民主討論而形成基本原則、價值及法律規範。
或許,反服貿行動結束後,公民社會應應針對年底七合一大選,要求六都與各縣市長候選人,就兩岸經貿關係、自由貿易協定、WTO、在地經濟民主,分別進行政策辯論,政策辯論才能讓反服貿的公民怒火維續熊熊,並轉化為理性公共討論,以培力台灣人民從大資產階級『經濟發展』意識型態牢籠裡解放出來。
公告
人耕食歡迎你投稿:人耕食網站為一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注意事項請上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66670864
- Mar 29 Sat 2014 14:40
反服貿與經濟民主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