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世鋒提供

 

生活在都市裡,尤其在五大都會區,除了街上偶爾遇上車禍死人外,真的很難看見死人〈說實話,應該沒有人想看到〉。但別說死人,連抬著棺材的送葬隊伍都看不到,與死亡相關的種種似乎被隱藏起來,很想問一句:「死去哪兒了?」

 

死去哪兒了?想當然爾,「死」被偷偷藏起來了,關於死的種種都被關在所謂的殯儀館裡,所有的眼淚與對逝去親人的不捨,都被社會體制以一種極為穩妥的秩序收納起來。想起以前小時候,冷冽的冬天一到,街頭巷尾總有幾個老人撐不過嚴寒而駕鶴西歸,於是街頭巷尾就搭起棚子、終日誦經聲不斷。有些死亡儀式著實繁複,就像電影「父後七日」裡那些整「活」人的玩意兒,既不文明也不環保,只是以駭人的繁文縟節來逼迫後人展現「孝心」,那就大可不必。

 

可現在談都市墓地的必要,真的有些天方夜譚,畢竟都市空間寸土寸金的,裝活人都不夠了,哪裡還有餘地來安置死人?把墓地請回來,說這話的人真是文明倒退、腦袋進水!但是「死」─指的是相關的習俗與過程─作為一種長期累積的文化資產,雖然有其不文明與封建性,但就這麼在人們的記憶裡被抹得乾乾淨淨,難道就順理成章?

 

A1  

圖一 都市裡,此種送葬隊伍幾乎成為絕響

 

 

不,追求文明與功能的都市型態才是一種進步,有時這種聲音也不免在我耳邊響起,與我那給墓地留餘地的想法抗衡。但又看到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他們人均GDP、工業水平都不知超越我們多少,但是他們的墓地也未必被消滅,甚至他們以景觀化的設計、反思式的概念來進化墓地的形態,讓墓地在文明社會有了新的詮釋。這就不禁讓我想問:難道墓地真的不必要嗎?

 

再者,墓地空間除了讓人體認生命的有限與物質世界的虛空,是一種重要的生死意識的標誌外,通常,墓地也以一種邊緣的型態,代表著都市擴張的極限。所以消滅墓地,不但弭除了人們的生死觀,也意味著替都市擴張移開了絆腳的大石。有時候,都市擴張或許有其必要,但全然不從都市是否該擴張的角度,來討論墓地自身的價值,不也真的就把都市當作沒血沒淚的機器嗎?

 

或許,那些在都市邊緣還沒被消除的墓地,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嚴肅思考與討論它們的存廢。甚至,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要如何改造與進化這些墓地,讓它們在現代都市裡有一個自己存在的正當理由。至於,已經消失在都市裡的墓地,我們也可以有一些延續他們存在意義的想像,像是在社區裡立著刻有逝去居民姓名的一個碑,或是,留著一塊用作告別的青青草地,讓生死的意識還在週遭、不會距離我們太遠。

B2  

圖二:歐美外不同以往的墓地設計

 

J3  

 

圖三:歐美反思性的墓地設計

 

將墓地公園化之治理思維,當然是值得討論,不過,鄙人主張生態主義、去家庭主義之火化海葬。對待死者,不須祭拜,而應集體悼論,死者一生,可資生者學習之思想、精神及公共貢獻為何,或可資省察啟悟之錯誤與教訓為何,質言之,為教育生者何生,以悼論死者。至於儀式,悉免矣!

 

[ 後記 ]:其實本人在此文隱藏的概念是〝都市擴張下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並藉由墓地存廢問題,來進行公共討論都市的擴張問題。在我本身的生長歷程中,許多作為都市邊界的墓地、野林地、河床腹地等等,在以開發為名的一片叫好聲中就整個剷除或人工化,把一切對都市〝發展〞不利的介面就輕易消滅。我們是得到了?還是失去了?當然,都市是否需要邊界,又是另一個討論的課題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空間治理日誌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