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關亦然

 

新資本標的:綠金


近幾年因應全球氣候暖化、及人口爆炸,全世界均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糧食短缺同時創造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形成一股綠金潮,資本尋找新到一個新標的:農業。這股綠金潮,不僅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如IBM與豐田)趨之若鶩,如鴻海、台達電等台灣高科技業者,亦虎視眈眈。原因無他,高科技的毛利率只剩2-3﹪、而農業的毛利率卻是兩位數起跳,利之所趨(註1),每個資本家都想在這塊新興市場逐鹿廝殺,解決資本積累的困境。

 

什麼是植物工廠?

 

   但與這股綠金潮相應的農業生產模式,可不是「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式的傳統農業,而是植物工廠。

 

   植物工廠的前身,就是溫室,溫室又稱「玻璃溫室或暖房,是一座專用作種植植物的建築物。它的建造物料是玻璃或塑料,溫室會因太陽發出的電磁輻射而加熱,使溫室內的植物、泥土、空氣等變暖。」(註2)。

  

  雖然植物工廠與溫室均為室內農業,但植物工廠比溫室更徹底:植物工廠以LED(註3)為主要控制技術,並且以人工科技嚴格控制各種生產變項(如照明、溫度、濕度等),更加遠離自然環境,控制性也越高。


植物工廠與傳統農業差距甚遠,最主要有兩點:

  

   一、傳統農業主要靠農夫的勞動力與技術,但植物工廠主要以科技調節生產;

   二、傳統農業基本上與自然環境高度結合,因此,傳統農業往往受制於地理環境、氣候、作物本身的特性等因素;但植物工廠就像實驗室一樣,排除自然環境的影響,讓植物在人工環境下生長。

 

植物工廠的三高保證:高產量、高品質、與高利潤

 

   植物工廠有幾個優越性:

       

        一、在人工化、去自然化的環境裡面,植物工廠能有效控制(隔離)病蟲害(病蟲害是慣行農法噴灑農藥的主因),所以能達成農產品無農藥;

  二、植物工廠能利用科技技術(如LED照明),縮短產季,傳統農業的蔬菜產期約為一個月左右、但植物工廠能縮短至半個月;(註4)

        三、儘管植物工廠的產品不符合現行有機認證的規範,但無毒無農藥。較為特別的是,由於植物工廠利用營養液控制蔬菜的營養攝取量,無一般市面上蔬菜硝酸鹽過多的問題(註5)。

  

   上述三點優越性,保證植物工廠「三高」:高產量、高品質、與高利潤。也難怪大型跨國企業與科技業趨之若鶩。長此以往,極可能成為未來農業的主流。植物儼然是農業的明日之星、在日本稱植物工廠為農業的救星,但植物工廠的生產模式真的能造福人類嗎?

 

(註1)出處:《糧荒?科技大亨瘋植物工廠》,天下雜誌。

(註2)出處:維基百科。

(註3)植物工廠是LED光電產業的延伸。除了看重農業的高額毛利率,植物工廠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設備,亦是許多資本願意投資植物工廠的因素。

(註4)出處:《無農藥生長快 LED燈種菜超炫》,自由時報。

(註5)一般蔬菜之所以會產生過量的硝酸鹽,主因是氮肥下過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