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儒賓

關於失業,左右派似乎一致,就是讓失業者再就業,當然,右派將失業歸責於失業者,故主張不給予津貼或協助,以迫失業者「努力」再就業,比較溫情而人道的右派,則是主張提供職訓及貸款,後者係鼓勵創業。左派則是更富福利思維,但仍以再就業為依歸。為了減少失業率,右派就施行「爭取」投資之政策,移勞不適用勞基法,減稅,降低環境標準,招商引資...。

以再就業為依歸,自是在價值上否定「失業」狀態,並且肯認了資本主義體制之就業狀態:人活著就須就業。而我們就須從推翻此句開始新的另類思考。

人活著,要有目標,要自我實現,要追求獨特理想,要投身志業,要找尋人生意義,就是未必需要就業。

或許,我們當鼓勵不妨害別人、不造成社會負擔之失業,我們當營造環境─ 如新生命生態集體農場,讓人們失業後,到此農耕,開啟及培力生命主體。去除失業之被鄙棄,將『失業』重建為轉向生命變革之介面及渡口。

讓失業者再就業,是把失業者從一座監牢換至另一座監牢而已。

如果,我們要重新界定經濟發展,當然,也須重新界定就業觀,如果,不自覺認同了資本主義對就業之界定,則所謂生命變革,就淪為囈語!認同了就業界定,卻又批判資本主義,則內在邏輯混亂,且也不過是道德主義之變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實現 就業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