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張世鋒

近來台菲之間因著漁民被濫殺事件,可以說是全民激憤、舉國抓狂,就連政府在強烈的民意壓力下,也不得不強硬起來,把海空軍壓箱寶全都推上前線。但倘若冷靜反思,試問:這樣的作為能持續多久?

此次菲律賓官方刻意玩弄「一中原則」來模糊事件焦點,足顯示台灣國際地位的確困窘,但菲律賓起了一個壞示範,難保其他國家不會奮起效尤。所以,若是要為我們的漁業安全思索一條徹底的解決之道,像這次祭出的經濟制裁、中斷交流、武力護漁等非常手段,其實都難以長久。雖說捍衛主權茲事體大,但動用大規模軍事力量護漁,其人力物力的消耗可以想見。就算鋒頭上把戲做足,未來若是遭遇向中國或日本那種等級的強悍對手,難不成我們真的要開戰?我們的武力又果真能佔上風?

所以,我們何不換個思維方式,把防衛的重心放在漁民身上,亦即適度地把漁船防衛武裝化、建立漁民機動互援組織,把所謂的「民防組織」運用在漁業範疇上,讓漁民自己硬起來!

比如說,漁船本身配備強力驅逐水槍、座艙防彈玻璃等,平時就進行機動性的任務編組,讓個別船隻遭遇攻擊時,除了可以用水槍稍微自保外,還能以團隊合作驅逐「敵方」。當然,這僅僅是第一道的防線,還是要配合海巡艦艇的奧援,倘若「敵方」武力強大時,先進行團隊防衛,再配合海巡的攻擊性武裝力量,才能真正完成自保。至於精銳軍事艦艇的運用,我個人還是建議少動用為妙。因為像拉法葉這種「隱形」戰艦雖可躲過雷達的偵測,但若出海次數多了,難免會被敵國用聲納鎖定其螺槳聲。

話說回來,若要建立這種漁業的防衛性機制,其第一道障礙,恐怕就是漁民本身。因為漁民過去捕魚各憑本事,基本上也存在某種競爭關係;加上若除了本業以外還要進行防衛訓練、編組演練,不少漁民可能會消極對待、甚而退卻與迴避。但漁業防衛機制之建立,其實正仰賴漁民本身的自覺,漁民若不自覺自我防衛的重要,國家正規軍的協助其實有限;因為如果真的又出事了,等正規軍趕到現場,「敵方」早就不見蹤影,難不成還傻傻等你對他開砲?所以大型艦艇即便可以達成嚇阻作用,卻很難無時無刻的「貼身」護漁。

再者,如果建立這種「漁防」組織,我們其實就可以省去每次護漁實彈演練的高額經費,把這經費挪為漁船的防衛配備,應該綽綽有餘。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的漁防一旦建立,周遭國家誰還敢小覷我們的漁民?誰還敢沒事就把我們的漁民當海上提款機,動輒就擄船押人的勒索?只要漁民自衛實力夠堅強,令台灣尷尬的主權問題也不會是問題。即便真的發生戰爭級的衝突,這些平日訓練有素的漁防,只要配備正式攻擊武器,也會成為一支潛力無窮的軍事力量,恐怕連他國的海軍都會有所忌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漁業 國防 外交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