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人耕食歡迎你投稿:人耕食網站為一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注意事項請上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66670864

施泰翔

 

6月27日美國參議院在14位共和黨參議員跨黨相助下,以68票同意,32票反對的比數通過大規模的移民法改革。然而在共和黨所掌控的眾院,即使不少共和黨眾議員支持修法,讓在年幼階段被父母帶入美國境內,在美國長大的無證移民,能夠取取得公民權;然而對於將同樣管道開放給全體移民,卻反彈極大。以致於修法進程在國會上下兩院無法達成共識下,陷入了渟滯階段,在近兩個月幾乎毫無進展。

 

即使在移民選票於選戰的影響力逐漸加大,不少共和黨有心於大位的政客與憂心黨的長期全國競爭力的高層人士,出於策略的需要,對移民權改革都抱持正面態度;然而由於眾院議員所代表選區較小,多數共和黨議員選區內移民選票影響力有限,這也造成眾院對移民權改革的態度更加保守。

即使參院版本的修法部份從從保守派的激烈抵抗也可以看出,確實有對移民權友善的一面,但不論就自由民權與移民權角度來看,整體而言是不是正確的修法方向,卻仍帶有不小的疑問。

從相對正面的觀點來看,參院版本的修法,讓1千1百萬名美國境內的無證移民可以安心的工作與生活,不需活在隨時可能被移送出境的恐懼中;過去遭移送者也能回來與在美家人團聚;也對現行不人道的移民法庭與移民監做出一定程度的改革。

然而著重於此觀點的論者,常有意無意的,忽略或至少淡化事實上此法的全稱事實上為邊境安全、經濟機會、移民現代化法案(Border Security, Economic Opportunity and Immigration Modernization Act ),移民權只是其中一部份,此修法將造成南方邊境更進一步軍事化、合法化對無證移民的經濟剝削、製造法律地位上的次等公民,以及侵犯全體公民的自由民權。

首先,在此法下,原本兩萬名監控南方邊境的巡守人力,將從現行的兩萬人加倍強化到四萬人。此法也要求修築長達700英哩的高牆,將國民防衛隊投入邊境控管。所有的南方邊境必須隨時受到嚴密監控。除了人力監視外,無人戰機也將24小時巡視,巡視範圍深入邊境往北100英哩內。除此之外,還將投入大量的監控設備,包括地面感應器、攝影機,以及加強投入40座直昇機群。

此法將讓政府投入在邊境控管的預算,大幅暴增至3倍,共計460億美元,連主導修法的田納西州參議員寇克(Bob Corker)都坦誠,"這樣搞確實是太過頭了。"南方邊境軍事化程度,也因此提升到國際衝突地帶水準,直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邊境的緊張程度。

在正式取得公民身份前,移民無權接受任何社福補助,上法庭時的法律保障更少於一般公民。雖然部份環境組織期待由於大量無證移民都居住在高度污染地區,此法能讓污染現址移民成為抗爭主力,但在政府隨時有權取消臨時合法移民身份的威脅下,環境組織企圖培養移民為綠色公民的美意,恐遭大打折扣。

高科技移民雖然受到相對優待,但支持修法的業界意圖本在引進便宜的高科技人力,受優待者仍逃不了剝削。相對的,一般低技術人力在法律權利受限,與隨時可能被剝奪移民身份的威脅下,更難以有效組織公會保障自身權力,並抵抗嚴酷的勞動剝削處境。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世鋒

 

當「拆政府」的抗議群眾前仆後繼地發起運動、苗栗縣長劉政鴻被罵名滿天時,劉政鴻心裡可能會這樣想:「全台灣的縣市長都在炒地皮,為什麼只有我動輒得咎?為什麼只有我被千夫所指?難道是我流年不利?」當然˙劉縣長怎麼想我們無從得知,但就像媒體不斷批判的「不顧民意反彈、強拆民宅的霸道行為」,似乎就是劉縣長掀起民怨的主因。

 

如若粗暴徵地被人唾棄,那麼,禮數周到地拆屋毀房就屬合理嗎?面對徵地,我們其實永遠有兩種心情。

 

就實際情況來講,當一個區域進行變更開發時,被徵地者一定百般不願,先屏除對土地、老宅的深厚情感,徵地補償對被徵地者來說怎樣都不合算。但相對於少數的被徵收者,周遭未被徵收、但期待自己土地增值的人來說,這些人是絕對的大多數。這些多數人的期待,不僅構成了地方政府帶頭炒地皮的合理性,也讓地方政府主政者對於拆屋毀房充滿了「勇氣」。

 

以筆者家鄉桃園縣中壢為例,中壢火車站附近不僅要實施鐵路高架化,也計畫擴大火車站與鄰近土地的共構建設,此一區域的徵地已如火如荼地進行。因為已落居於此處數十年,所以多少有些親朋好友的屋舍位於徵地之列,每當碰到這些親朋好友也只能稍作寒暄慰問、一起罵罵政府無理,事實上,一點忙也幫不上。

 

但諷刺的是,由於筆者自己家是在被徵土地周遭、未被徵收的區域,家人其實都很期待這次政府的「建設」,因為,我們很有可能因建設帶動周遭房價飆漲而「翻身」。事實上,就筆者自己來看,不僅鐵路高架化沒有長遠需要,就連車站周遭的大改造也沒有實際的公共效益,這純粹就是政府為了開發利益而進行的圈地行為。但現實擺在眼前,如果因為開發、建設可以獲取暴利,周遭多數的民意絕對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文/施朝祥

 

  薑(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植物,薑的塊莖是具有強烈芳香氣味的香辛料,具有降低肉類、海鮮腥味的作用,通常是切絲作為佐料,能使人恢復食慾。薑所含的薑辣素,有促進血液循環、驅寒、排汗、代謝熱量、改善漲氣、健胃整腸、通氣活血、利尿消腫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薑」具有很強的溫暖效果,能刺激血液循環,活血化淤、安定消化系統、消除脹氣及消化不良,亦有治療感冒及發冷等功能。

  這麼好的作物,在農民的之間的口耳交傳,卻像是個瘟神,客家人更誇張地說:『種過薑的地,三年寸草難生。』而苗栗山區種薑只會種一次,十年薑農也不會再選同一塊地種植。

  有研究說,其關鍵因素在於薑本身是屬於資源掠奪者,它不像綠肥景觀植物 (像是油麻菜籽) 在長成後翻土成為地肥,薑本身在成長時會大量汲取土中的少量元素,特別是硫、硼,而這些少量元素可平衡土中酸鹼與離子化程度,肥料能使用與離子化也相當有關係,因此,過量吸取並導致土壤結構失衡是導致之後短期難以再耕作的原因,於是薑農要不斷尋土耕作。

  阿凱說:「我剛又問那人,為什麼這邊的土地是紅土,而週圍的土地是黑土,那人回答:『這塊地以前種過薑,而且為了種薑,所以把土翻了二尺』,那怎麼辦呢?這塊地還可以耕作嗎?」

  阿凱的問法,我真是難以回答,農民有很多的經驗法則,但是如果沒有研究過原因,又如何能知呢?

  看過築夢地長著旺盛的草,心裏那塊地種過薑又有什麼關係呢?應是可以把菜種成的!

  心裏煩著,缺水、缺地力該要如何呢?要花多少時間來進行地力調整呢?要花多少資金在設施上呢?要不要直接施粗有機肥來改善地利呢?還是要種植豆科作物來改善地利呢?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文/施朝祥

  水,是種植的根本,沒有水就沒有任何作物得以成長。

  那日,阿凱察看水路,為了讓種植可以順利進行,水是決定快的因素,在查視原有的水路後,就開始除草、撥土、開水路,最後引從后里圳第九引水口放水進來。

  阿凱看著水汨汨不絕的流入,阿凱高興地說:「小時候也有種植經驗,但是沒有水圳的通霄地區,只有埤塘的水可用,從來都不知水可以這麼大量地流入!」

  聽著阿凱的形容,和我這從雲林來的人,對水圳的印象的很大的不同,在我記憶中,我家鄉的人都是在搶水圳的水,常常要去巡視水圳的水是不是在上游就被截走了!

  水汨汨不絕的流入,我和阿凱也開始夢想:接下來要種什麼作物,水路要如何流……

  過了不久,看到一個到農地工作的人,在這附近工作的人,總是會比較清楚這水圳的狀況。

  阿凱問:「這水會停嗎?」

  那人露出一點點奇怪的笑容,並答道:「你不知道,后里圳是五天半輪一嗎?」

  聽到『五天半輪一』真是晴天霹靂,阿凱愰神了一下,為怕失禮又隨便聊聊其它不重要的事。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文/施朝祥

 

  阿凱則希望可以在台北以外的地方,開發婦女展業的事工,婦女事工應要考慮到農村社區婦女的特殊性。

 

  所有的工作都必需基於調查才能有真正的進展,如果只是規劃出一些工作機會給當地婦女,則會和現行的就業方案一樣,常常落入人求事與事求人的二難中。當資源不再持續時,那則事業就中斷了!

 

  在進行社區資源調查前,應先對農村社區的未來規劃有基礎的想像,並依此而進行調查,再依調查結果進行規劃,那麼規劃出的藍圖才能真正可長可久的進行下去,才能對農村社區的變遷起主導性的力量。

 

  在農村社區的婦女與老人勞動,可以有投注的部分有老人長期照護、居家服務與護理、幼兒托育與照護、社區食堂、農事勞動、手工藝產品。其中前三項必須要有證照,且有多個單位進行中,應列為協助引進資源項目。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轉載自東森新聞雲論壇

 

李武忠

有機農業已逐漸成為風潮。近日來走訪農村進行田野調查發現想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多,這對在地安全農業的推動是件可喜的現象,也有助於因應自由貿易談判下國外農產品的大幅開放進口。然而在與從事有機農耕的「農夫」深談時卻發現目前經營有機農業有兩種心態,有部分人是基於生態環境的永續,希望與大自然維持和諧共存。因此儘管生產過程備感艱辛且除草、除蟲等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工,產量也較傳統農耕低很多,賣相也不夠好,還要忍受幾乎沒有收入的三年轉型期,但是他們還是甘之如飴無怨無悔,言談間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土地、作物、生命的熱愛,以及對有機生產的堅持,緊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這樣的作為 讓人感佩,也期盼這股力量能感染所有的農耕者,讓有機耕作成為台灣農業主體,使得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都能享受到真正安全健康的農產品,遠離黑心農產 品的威脅。

另 有部分業者從事有機農業係著眼於官方提供優渥的補助以及可以賣的比一般農產品高出很多的價格,把有機視為是一個有錢途可以賺錢的行業,而不去瞭解從事有機 生產的真正意義所在。這樣的經營理念一旦官方不再補貼或短期無法獲利時往往走回頭路,甚至掛羊頭賣狗肉矇混圖利,讓消費者花較高的代價(高出一般農產品 20%—120%)卻無法確保食用安全,既造成資源浪費,也導致消費者對市售標榜有機的農產品失去信心,成為當前推動有機農產品行銷的一大難題。

套用日本有機農業教父藤田和芳所強調的要收穫安全的食品,最重要的是播種「信任」。在美國一旦出現違規生產或經營有機農產品,不僅要罰款還要負相關刑責,且有機認證範圍廣涵蓋包括:生產、加工、零售商、餐館、代工生產等,台灣官方不能只喊口號,必須以更積極的態度落實有機農產品認驗證管理,讓農民、商家、驗證機構等均不敢心存僥倖,也才能建立消費者的信心。

從事有機農業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實踐,也是一種良心的事業,需有理想有目標才能克服萬難堅持到底。它需要內外環境的配合無法速成,必須從教育著手讓民眾瞭解有機農業的真諦,將「敬天愛人」成為一種價值觀,千萬不要把發展有機農業當做「政績」、「賺錢」的口號,不顧現實一味追求有機戶數以及面積的增加,甚至標新立異(真正有機就該無毒),忽略了有機農業的本 質,反而扼殺了有機農業在國內生根發展的機會(日本推動有機農業歷史久遠,迄今真正的有機農產品也只佔農產品總量的0.13%)

有機農業是抗衡自國外進口大量低價農產品的利器之一。不過要有效推動有機農業必須要有完整的配套包括︰有機農業的立法與規範、生產者與消費者有機意識的建立、相關技術的研發、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有機農業、有機認驗證的嚴謹規範等,並建立從生產、銷售到消費者手上各環節的有機認證,才能讓有機真的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能如此有機成為台灣農業主體的理想才有實現的一天!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文/施朝祥

  築夢地離我住的地方有二十五公里,若是要體驗農場的天候、氣溫、雨露、風向與大小等狀況,確實有很大的難度,一定要建立前哨站,才能進行工作。就找和老張商議,要如何先建立前哨站。

  當然沒有錢的人一定要想個資金要最省的辦法?那天談到很晚,老張建議可以學國外的函洞旅舍(見圖),那圖看起來很酷,我的心就癢癢地,希望馬上可以擁有一座。

  之後,老張又介紹了好幾個有意思的想法,如何用廢料進行半穴居式的建築,這樣在夏天可以涼快,冬天又不會北風吹襲。談到最後雖然還是只有想法沒有作法,但確實是個開了眼界的充實談話,瞭解到建築規劃著在思考問題時的著眼點,我的夢又更加遠大了。

  三天後,阿凱帶我開始拜訪社區工作者──黃信吉牧師。牧師表示,在四塊厝合安宮旁水門路有間房子,可以提供使用。本來是要教會要進行社區老人事工的房子,可是因為人力不足,所以在房子整理後,就沒有使用至今。

 

  我和阿凱察看房子之後,阿凱和我都覺得對於要打造一個綠色生活的農場而言,和社區的關係必不可少,於是就決定把那房子當作是前哨站。

文章標籤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