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jepj
 
九二一後當外來資源和組織紛紛撤守之際,因為我們決定成立在地團體經營部落共同廚房,過 去十年我們在大安溪沿線生根茁壯。開啟部落產業,盈餘回饋部落照顧,這幾年我們努力減少對政府的依賴,開始了三分之一經費來自政府、三分之一經費來自民間 捐款、和三分之一經費來自產業收入這樣的理想與實踐。部落廚房在大安溪沿線支撐約三十個家庭穩定收入,約二十個老人的照顧及送餐,還有好多的部落照顧方案…我 們一直知道總有一天要自主自立,總有一天勞委會多元就業的方案會告一段落,但產業或市場的邏輯在大家多年奮鬥不懈的努力下,我們仍無法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目前的產業盈餘在多年的累積和嘗試中雖然已可以自主支持約五名工作者在地就業,但我們有30個人左右的生活要顧。去年底,就如我們一直以來的心理預備(只 不過提前到來了),勞委會培力就業計畫的案子沒有通過,我們從今年一月起頓時短少七個人事費的補助。廚房在去年底陷入了一陣的躊躇和慌亂,到底是誰要失業 了回家去呢?

 

大家開始檢視這幾年的工作,也回顧了部落廚房這幾年的累積,試圖找到出路。除了不斷的開會,建治、素鳳和我也跟所有的夥伴一個一個認真的談過,從再 一次了解每個部落廚房成員的家庭故事、了解大家在部落廚房一路走來的感想、最重要的是試著了解在廚房的這份工作究竟在各個家庭支持佔了一個怎麼樣的位置。

 
IMG_2234
 
雖然我們都是一起在部落廚房工作多年的親密夥伴,但也在這樣的對話和敘說中,更看到彼此的辛苦和堅持,更看到彼此是那麼淺淺深深的綁在一起。原 來,有人的名字背後有一段小時候被不要的故事;有人還在為了九二一倒掉卻不得不付的貸款遙遙無期的攤還著無解的哀傷;有人從yata在廚房工作到已經是 yaki了,卻還是一個家不得不撐起來孤單的支柱…而最欣喜的,是聽到一段一段生命的改變以及跟部落廚房交織在一起的故事,大家吵吵鬧鬧卻也相知相惜,有 人把這裡當成了生活的重心,有人待在家裡反而不習慣,有人颱風天第一件事是先跑來廚房關心廚房的情況…
 
moms
 
 
 
如果說,九二一之後,我們選擇長期蹲點和發展部落廚房的共同照顧機制是我們的第一次關鍵變革,那麼,大安溪工作站的第二次革命要來了。這次是深刻的回看和 反省過去幾年的經驗,希望把越來越朝向管理主義和專業主義慣行農法的社工,試著挪移到更貼近部落更有草根力量的自然農法的土地上, 而原本安於受僱者被決定者的部落媽媽們,嘗試往自己作主合作找幸福的團結經濟方向前進。歷經幾個月的慌亂,我們比較成形的應變措施,有開啟自然農法的耕作 與城鄉的鏈結的泰雅小舖及部落菜市場方案,部落廚房的經營也更朝向團結經濟的產業自主模式,社工的發展廚房要更蹲到部落去,也要發展工作站的公田,開始走 出辦公室到土地和農園裡一起深耕。請大家繼續的給我們支持和意見,一起渡過難關也踏出邁向永續的第一步。
 
549835_545904672116601_422212284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