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看到某篇社論,該文作者提出,因為擁核派與反核派始終使用「專家觀點」而各執己見,不僅兩方未能有效對話,也造就核電問題成為知識霸權與菁英之爭,使得人民被排拒於討論之外。上述所說的確不失為政治正確,但當該文作者接著大談「缺電說」,不免引起筆者進一步思考,人民當然也必須是討論主體,只不過,有效的公民討論是立基在人民的公共需求之上,抑或陷入未經省思的「缺電說」呢?

  缺電,當然是一般人民所關心,卻是身為用電絕對大戶的財團企業們最憂心的問題,畢竟,民生用電與工業用電的消費量,根本不成比例。但是,思考為何缺電?思考如何解決缺電問題?絕對比擔心會不會缺電,更來得有建設性!

  為什麼台灣的電力需求會一直上漲呢?因為政府想要將台灣變成<自由>經濟島,所以眼前要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肯定造成電力需求無限增長;因為建商炒作房地產,所以就算普通老百姓都買不起,高樓大廈還是要一直蓋下去,建商與政府聯手全台推都市更新,電力需求能不一直往上飆?;因為政府說要吸引台商回流,所以電力要充足,電價要便宜,此為誘因基礎;因為政府說怕企業外移,所以電力要更充足,電價補貼要再加碼,倒貼也是必然。由此可知,經濟結構不進行調整,電力短缺的警鐘就會一直響。

  但經濟結構調整不能是抽象高蹈的空話,必須提出具體落實之路線,即是筆者再三倡議之「新重農主義」路線,農業,不是用來憐憫小農或回味純樸農村的慰藉品,它是一種戰略性產業。農業絕對可以創造超出主流刻板認知的新增就業人口,不只解決了失業率的問題;安全/有機農業的推廣,也可以解決部分的食品安全問題;高糧食自給率、糧食安全,亦是一個國家主權維續之基礎。

  就經濟成長面來分析,發展農業,乃是操之在政府與人民手中,而不需要招商引資、不仰求資本,不必為滿足資本逐利極大化而犧牲環境成本與社會成本。就電力需求分析,農業發展不只是最低量耗電的產業,我們可以發展太陽能、家戶型風力與沼氣發電,及善用農村在地資源發電,以達成農村電力自主自給自足,甚或有餘電向都市供應,就可不斷降低對能源燃料進口之依賴度,實現能源主權與電力主權。

  當農業大復興大成長,都市人口不斷淨流出,電力需求與房價同時自然急劇下滑,如果不採新重農主義路線,都市人口有增無減,怎可能抑制電力需求成長?

  要將擁核派與經濟部所長期建構電力需求與經濟成長的鎖鏈斷開,找回屬於人民的主體經濟路線,即新重農主義,才能有效破除缺電說之恐嚇!




延伸閱讀:

《新重農主義,才能廢核!》──(一)

《新重農主義,才能廢核!》──(二)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

 

 

 

 

 《造花枝》協力造屋日誌之「第三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濟發展 農業 反核
    全站熱搜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