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文/施朝祥
薑(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植物,薑的塊莖是具有強烈芳香氣味的香辛料,具有降低肉類、海鮮腥味的作用,通常是切絲作為佐料,能使人恢復食慾。薑所含的薑辣素,有促進血液循環、驅寒、排汗、代謝熱量、改善漲氣、健胃整腸、通氣活血、利尿消腫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薑」具有很強的溫暖效果,能刺激血液循環,活血化淤、安定消化系統、消除脹氣及消化不良,亦有治療感冒及發冷等功能。
這麼好的作物,在農民的之間的口耳交傳,卻像是個瘟神,客家人更誇張地說:『種過薑的地,三年寸草難生。』而苗栗山區種薑只會種一次,十年薑農也不會再選同一塊地種植。
有研究說,其關鍵因素在於薑本身是屬於資源掠奪者,它不像綠肥景觀植物 (像是油麻菜籽) 在長成後翻土成為地肥,薑本身在成長時會大量汲取土中的少量元素,特別是硫、硼,而這些少量元素可平衡土中酸鹼與離子化程度,肥料能使用與離子化也相當有關係,因此,過量吸取並導致土壤結構失衡是導致之後短期難以再耕作的原因,於是薑農要不斷尋土耕作。
阿凱說:「我剛又問那人,為什麼這邊的土地是紅土,而週圍的土地是黑土,那人回答:『這塊地以前種過薑,而且為了種薑,所以把土翻了二尺』,那怎麼辦呢?這塊地還可以耕作嗎?」
阿凱的問法,我真是難以回答,農民有很多的經驗法則,但是如果沒有研究過原因,又如何能知呢?
看過築夢地長著旺盛的草,心裏那塊地種過薑又有什麼關係呢?應是可以把菜種成的!
心裏煩著,缺水、缺地力該要如何呢?要花多少時間來進行地力調整呢?要花多少資金在設施上呢?要不要直接施粗有機肥來改善地利呢?還是要種植豆科作物來改善地利呢?
電話突然聲響起,姵君打電話過來,表示要帶我們去認識當地的農民。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