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人耕食歡迎你投稿:人耕食網站為一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注意事項請上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66670864

作者/關亦然

   

        人在思路上,往往會不假思索,承襲現狀。譬如大部分的父母親對小孩成績憂心忡忡,但卻不思考成績制度的合理性、與成績制度的危害。對於病蟲害問題,也容易產生類似的迷思,與其我們問病蟲害問題有多麼嚴重,我們跳開思路,反問:「病蟲害是個問題嗎?」

  

        病蟲害的危害有二:一為損及整體農作物的生長、二為造成瑕疵農產品。瑕疵農產品即使賣相不佳、或造成部分損失,並非無食用與再利用的空間。若朝全利用化發展,病蟲害就不是極為嚴重的問題。

  

        但我們要深思的是,為何病蟲害會被建構為一個嚴重的問題?這要從農業的產銷機制談起: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者/關亦然

新聞摘要:


「來呷飯喔!」彰化縣芬園鄉進芬社區發展協會的收冬體驗活動,重現農業社會收割稻穀,農民互助與分享情景;社區少年與兒童也參與,大家感到很有趣,但都不願長大後當農民,因為「好辛苦,沒賺錢」。

出處:2012/11/19聯合報


農業勞動一定比較辛苦嗎?現代學生久坐於教室,下課後繼續趕場補習班,每天幾乎花十個小時在上課與寫作業上;而白領工作,亦常常有超時工作的現象。由於長時間過度學習與工作,學生與白領工作人員常有「腦過勞」的問題。若以此標準比較,學生與白領工作,可能遠比農業勞動辛苦。


所以,「視農業勞動為很辛苦的工作」,是一種社會偏見。這種偏見來自於兩者: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關亦然

  不管是慣行農法或有機農法,病蟲害均是農民一個頭痛問題。但要如何解決呢?

    首先、我們得先區分兩種不同類型的病蟲害:一種類型的病蟲害,會損及整體農作物的生長;另一種類型病蟲害,雖會損及農產品的外觀(如色澤),但依然可食用、或者再利用(為方便,這部分的農產品我們稱為瑕疵農產品)。前一種的病蟲害,我們主張要由政府出面進行防治工作;但後一種的病蟲害則有待商榷。

   簡單來說,部分病蟲害雖會損及農產品的外觀,使得農產品賣相不佳,通路商多以低價、乃至拒絕收購此產品,造成農民損失。但此類賣相不佳的產品,往往可以回收再利用。

   現階段,如何使瑕疵農產(病蟲害農產品、落果、賣相不佳農產品)得以再利用或販售,以增農民收入呢?

   一.地方政府輔導成立農產品加工合作社/社會企業/縣市營企業,收購上述賣不出去之農產品,與食品加工/營養之學術機構合作,研發生產各種養生且保存期限長之農產加工品。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關亦然

 

最近於《補助喊卡 青年農民好茫然》一文中,指出農民之所以不願承租土地給年輕人,原因有幾:


一、農民擔心農地出租後失去農保;

       二、「三七五減租」政策規定農民長期承租土地,地主就不能任意收回,讓許多農民不敢輕易出租田地,寧願休耕。

   

       針對上述兩項因素,筆者特地進行相關調查,企圖讓社會大眾理解相關法制之具體規定。

 

一、關於農地須長期承租: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關亦然

 

    針對病蟲害問題,記者特地進行實際調查,希望能找出解答,我們訪問到黃家珍先生。摩天嶺位在台中市和平區,在8001000公尺高海拔位置,其種植甜柿享譽全台,而農民黃家珍是第一位試種、且推廣成功者。


   黃家珍表示,病蟲害問題一開始並不嚴重:「我剛開始種的時候,柿子很大粒,又健康又飽滿。那時我比較擔心的是鳥,我架設網子隔離鳥類啄食柿子,還會用沖天炮嚇走鳥類。」


    但近年來,令黃家珍頭痛的問題從鳥變成病蟲害。黃家珍表示:「這幾年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希望透過套袋解決病蟲害問題。但蟲越來越聰明,像那個果蠅啊,他們都會找袋子的細縫鑽進去,我們要一個個檢查袋子。」

  tn_1 

 

黃家珍憂心的表示,這幾年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嚴重(攝影/關亦然)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來!來!你看這柳丁,別看這醜醜的樣子,還被蟲咬過,正因為它被蟲咬過,還能夠長大成一個甜美的柳丁,這才是最好的柳丁,也是最有能量的柳丁,和一般的柳丁是不一樣的,那些嬌嫩的柳丁不一樣,吃這種柳丁才是最好的。」蔡大姐正努力的吆喝著,讓路過的遊客瞭解含有高能量柳丁。

  

        蔡大姐一邊介紹著,一邊把柳丁切給遊客試吃。並補上說:「買不買沒關係,大家結個緣,吃後有感覺的在買。」

 

      家住古坑的蔡大姐,和老公本來是科技公司的負責人,當時公司盈利開始下降,股東們反應,公司盈利一直再降,以後可能無法再提撥公益金,是不是你們就直接去做公益就好,不必由公司提撥盈餘。

  

         夫妻二討論後,認為以自然農法種植有益人體健康的食物,是最大的善事,於是就投入有機農業這個行業。

  

         沒想到投入有機農業後,才發現這是個燒錢的事業,只看到錢不斷的投入,卻沒有看到相對應的收入,不免惶恐,於是就打電話給朋友:「阿旺,我想寄一些自己種的有機柳丁給你好不好!」

  

        朋友聽到我的電話時,都以為是免費的,每個人都樂意的說:「好!好啊!」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盧永基西元1955年生於石壁坑庄永盛巷的大家族中,盧永基的父親雖然是是家中長子,但主要工作是庄中唯一賣豬肉的,父親專心賣豬肉不管家務。家中三甲多的田產,自從阿公在黑基六歲時離開世間,阿公走後家務都由二叔打理。盧永基自小皮膚黝黑,被同學戲稱「黑基」,從此就以黑基一名行走江湖。

  

        黑基小時候,正處於物資匱乏的年代,就讀明正國小時,同學都打亦腳到學校讀書,只有偶爾有長官來校巡視時,同學們才把捨不得穿的鞋子,拿出來穿給長官看一下,等長官走後,同學們又趕快換回人肉皮鞋。

  

        打開便當,只能看到自家種的白米,加上用自己雙腳踩到破皮才醃漬出來的菜脯,偶而家中的雞有下蛋時,才會出現一小片的菜脯蛋,一顆蛋分給好幾個小時共享,很難得才能有半顆的蛋,那天就算是大好日子了。

  

        黑基的爸爸雖是賣豬肉的,但是家中也很難得吃一次肉,只有在初一、十五時拜拜時,桌上才會出現一丁點的肉。家中人口多,吃飯時小孩子根本不能上桌吃飯,盛飯挾菜後,只能在門口找個小凳子坐者吃。小孩子挾菜時,也只能乾著眼望望桌上的肉,沒有大人的許可,誰敢動那盤肉的主意呢?只能用湯匙小心的搯著肉汁澆飯,總會抱著一絲絲的希望,希望有肉汁含有一點點的肉屑。

  

        家有三甲多的田,田主要是種稻,間有大麥、小麥、胡蘿蔔、蕃薯…….山上種有李子、柑橘,家中還養有一頭牛、二櫥豬、雞、鴨、鵝等,需要大家共同出力。身為家中的一員,黑基也要得努力幫忙打理,放學後,就要先去山上撿木頭、到堤圩割草給牛吃,煮餿水加豬菜(地瓜葉)給豬吃,去田地挖掘蚯蚓給雞進進補。有空時會到水溝去補魚、抓田螺、抓泥鰍為家人添加一些肉,解解嘴饞。

  

        放假時,家中所有的小孩,都要幫忙農事,對於插秧等技術性較高的農事,還輪不到小孩子來作,但搓草、割稻、矖縠、巡田水……等工作,黑基是跑不掉的。

  

culti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